常常接到心理治療轉介的病人都不清楚心理治療在做什麼,因此從以前就想做個介紹心理治療流程的懶人包,除了提供給民眾更清楚外,自己也好運用來解釋給病患聽,因為自己也接受過一年的心理治療,起初也都是充滿未知,所以都感到很焦慮,甚至不想去,所以初步的了解治療內容與過程或許可降低這些不必要的焦慮感。

什麼是自我覺察?

開心的時候知道自己開心,生氣的時候知道自己生氣。聽起來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因為不清楚自己的立場想法,或因為我們說不清楚某些情緒,所以讓自己做出了不喜歡的決定,或陷入莫名的煩躁、低落等負向心情。

學習自我察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未來我們也會有許多的作品,讓大家有機會用不同的方法更了解與認識自己!

「相對剝奪感」一詞,我想每個人對它並不會陌生。 
相對剝奪感是指,你看到一個跟你覺得條件差不多的人,擁有你所沒有的,進而產生的憤怒、怨恨、不滿等等的負面感受。
但是你知道嗎?一樣經過與他人比較,自覺相對富足的人,也有所謂的「相對罪惡感」。

這幾天看到了先前一則新聞,標題是「辛龍思念劉真走不出家門,遭吳宗憲下最後通牒」,在劉真過世的那段期間,我也正好遇上阿嬤過世,看到這類的新聞,特別有感觸。

面對摯愛的離世,是我們生命無法逃避的課題,而這個社會是否允許我們盡情的悲傷?

因為長照的專業服務接觸到王伯伯,我從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的那麼快。

第一次與王伯伯的見面,他的身體看起來清瘦但硬朗,即使手上拿著拐杖,但看得出來,他並不依賴拐杖,他是拿給家人看著心安的。一連好幾個禮拜,我和王伯伯在社區大樓的公共空間,看著窗外公園,聊著他辛苦卻又帶著自豪的年少、也說著他深感遺憾的人生決定,我以為我們還可以這樣子聊個好一陣子,聊到他可以回去心心念念得在台北的老家。

人際關係之間,把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對方,有在互動過程中認同,獲釋控制投射的部分,投射性認同是人際互動常出現的狀態,如果可以適時的覺察,可以減少受到影響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