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0 |
作者 

親子間的溝通與表達

其實絕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親子間若有良好的溝通方式,將有助於關係的改善、能幫助孩子有更好的發展,營造家庭幸福感…」,一定也看過或聽聞:「某某家庭因為親子關係不睦,造成關係破裂、孩子負氣離家……」等等,因為關係的裂痕,而有的負面新聞。不過,這樣的道理,知道歸知道,但到底什麼才叫做「良好的溝通」?又可以如何做來達到「良好的溝通」?卻是身為父母的一大考驗。

溝通,代表著不同個體間能夠有不同意見的平行傳達與接受,但往往在家庭中,父母所代表的權勢地位,容易讓溝通成為了「上對下」的管教,孩子講不聽時,直接的吼罵、責打,作為希望孩子順從的方式;然而也有另外一種極端是,由於目前少子化的趨勢,每個孩子都是寶,被寵成了小少爺、小公主,父母為了怕孩子生氣難受,在溝通上採取一味的順從與配合,用寵溺取代教養,甚至會用外在物質、金錢、禮物的利誘,來作為溝通的手段,導致孩子價值觀的偏差,這也不是親子間適當的溝通與表達方式。那麼到底如何做,能夠算是較良善的溝通與表達呢?提供下面幾個方向,供作參考。

  1. 觀察力:父母對孩子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行為、態度、語言,與平時的樣子是否有所差異,如有不同,再進一步了解是否是因為身體不適的關係?還是有發生什麼事情影響到了孩子的狀態?父母所觀察到的狀態,便是對話開始的起點。
  2. 傾聽:由於成人的思考比孩子快速很多,孩子的表達與反應速度都不如成人來的迅速,當孩子還在思考該如何表達時,父母很常就直接幫孩子把未說完的話說完下了結論,可往往不一定是孩子所想要表達的內容,當孩子覺得他說的話沒有人在聽,久而久之便不再願意表達;因此,當孩子正在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感受時,父母請給予耐心的等待,傾聽孩子的語言,即便可能需要花上更多一點的時間,當孩子覺得不會被打斷,有人願意聽他的話,孩子才願意表達所思所想,和父母建立更多的連結。就算身邊有事情也應該放下,眼神的接觸是溝通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適時的給予回應或支持,會讓彼此的關係更為接近。
  3. 專注:可以理解父母平時也許因為工作或家務很忙碌,當面對孩子時總是無法只專注在孩子身上,邊做事邊回應,用餘力或餘光來對待孩子,雖然這樣可以片面解決孩子當前的問題,但卻帶給孩子一種敷衍應付的感受,親子間的互動自然也就受到影響。因此,就算平時真的相當忙碌,仍建議每天將一小段時間訂為親密的親子時光,留給親愛的孩子,在這段時間中,將身邊所有的事情放下,認真、專注地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成為這段時間重要的唯一,具有關愛眼神的注視,甚至有擁抱、親吻等肢體上親暱的接觸互動,這些都是親子良善關係建立的重要因素,專注面對孩子的態度、適時的給予回應或支持,會讓親子關係更為穩固。
  4. 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與肯定:或許因為文化的關係,華人父母通常不太稱讚自己的孩子,會以批評指責來代表自己對孩子的關心與期待,好像孩子要罵才會進步、才會變得更好,但往往因為這樣的責備與批評,導致了親子之間的衝突,引發孩子的負向情緒與自卑;父母對於教養孩子的觀念,也應該有所調整與改變,不要再將目光放在孩子沒做到或是做不好的事情上,父母可以積極並主動地發現孩子的優勢,多給予正向的鼓勵與肯定,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有能感,即便是小事情,也能為孩子帶來一些力量,讓他看見自己的優處,長出自我肯定的能力來,具有自信、有能感的孩子,在自我意識上更為茁壯,也更能表達出自我的想法與感受。
  5. 「我訊息」的使用:親子間的衝突,經常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責罵、孩子對父母的埋怨。對於學業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父母會說:「你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對於晚歸的孩子,父母會說:「你去哪裡鬼混,到現在才回家!」,這些指責的語言掩蓋了父母的關愛與擔心,孩子只感受到「我是不好的」、「我做錯事了」,因此更加的消極應對或逃避。父母可以在語言上,改以自身的感受做為出發,讓孩子知道,在他的這個行為背後,父母的感知感受,例如:「當你成績不理想時,我會擔心你是不是有不理解的地方?是不是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當你太晚回家的時候,我會擔心你是不是發生什麼意外?」這樣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真正的感受,也讓孩子有說明自己狀況的機會與空間,而只有對話的空間被創造出來,溝通才能產生出良好的效果,親子雙方才有機會將真正的心意與意見傳遞給彼此。
閱讀 168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18-12-20
張雅雯

知識專長:
親子教養、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成癮議題

知識家簡介:
學習如何陪伴孩子成長與孩子擁有親密健康互動為目前的主要生活任務與目標,曾於精神科病房與成癮相關單位服務,對精神官能症及成癮議題有較多接觸,曾任職社區大學及大專院校擔任心理相關課程講師。我的專長是親子教養、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成癮相關議題外,也包含學習診斷與策略,因應不同主題與需求,透過多元方式以成員最能適應的方式帶領工作坊與團體。


擅長專業主題
自我成長議題、情感議題、關係議題、家庭議題、親子教養議題

服務項目:

  1. 專業督導與顧問
    戒菸專線專業督導
  2. 專題講座(曾經演講過的主題,以大方向為主,例如:性別平等議題)
    人際關係與溝通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
  3. 心理工作坊:(曾經帶領過的議題)
    人際互動團體
    自我認識團體
    戒癮團體

相關經歷:

  • 臺北諮商心理師公會總幹事
  • 心世代諮商所合作心理師
  • 張老師特約合作心理師
  • 新北市婦女大學心理相關課程講師
  • 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心理學講師
  • 戒菸專線諮商督導/諮詢員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