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0 |
作者 

母愛是天性嗎?

一直以來社會文化灌輸給女性的一個觀念是:照顧、養育、溫柔、體貼……等這樣的特質陰性特質,而生理性別與特質間的連結,被性別刻板印象化的幾乎無翻身之地。當一個女性成生了孩子成為母親之後,幾乎是毫無需要學習的,就被周圍的人期待應該要「會當一個母親」與「該當一個好母親」;然而,事實上,對於這個首次經驗的「身分」,對許多的女性而言,這是一個未知、恐懼、焦慮、手足無措的開始。

「我應該要愛我的孩子」不然我就是一個不及格的母親,這樣的觀念禁錮了許多媽媽的情緒;在育兒的路上,正是因為陌生、未知與從未接驗,因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許多挫折、難過與沮喪;即便現在網路資訊如此充斥與發達,看過不下數十次的包尿布、洗澡、餵奶、幫寶貝拍嗝的網路影片,搜尋不下百篇甚至千篇的育兒文章,書架上擺滿了嬰幼兒、學齡前、學齡期、青春期……多不勝數的教養書籍,這些彷彿都只是為了減緩焦慮而有的的預防性準備。

然而,當需要真實面對嬰兒哭鬧、無法哄睡的夜晚,遇到孩子感冒、發燒、難受的時候:「為什麼寶寶還不睡?是肚子餓了?還是尿布濕了?」「為什麼每次在才剛換完尿布他就尿尿?」、「到要還要咳多久?怎麼生病都不會好?」,尤其面對沒有語言能力的嬰幼兒,身為一個母親的焦慮感便油然而生,再多的影片、文章、書籍都無法完全取代的焦慮感,因此平時的溫柔體貼變成敏感易怒,日常的溫暖微笑也被煩躁的語氣與態度給掩蓋,若此時再加上周遭他人的質疑(尤其來自於長輩和先生):「到底會不會照顧小孩啊?」

「我的寶貝金孫怎麼被你帶成這樣!以前我們都……」。這些種種雖然實為關心,但更容易變質為指責的話語,會使為人母者除了已無法好好照顧孩子的焦慮之外,更加落入自我詆毀和貶抑的情緒低潮中,可能轉而「害怕/討厭照顧孩子」(照顧行為)到「厭惡孩子」(針對個體),無助的母親在極端嚴重的狀況下選擇忽視孩子的需、或對以語言或肢體的暴行,以得到某種程度的控制,在這樣的惡性循環耗損下,對孩子的「母愛」如何能夠展現得出來?

母愛是否天性?是、或不是的二選一答案並不是最重要的,但請大家不要再用「母愛是天性」這句話來情緒綁架母親了。母愛並不全然單靠女性成為母親之後就突然冒芽的,即便有,愛也需要被壯大並能夠延續;即便沒有,也可以透過親密互動下而產生。有了愛,母親與孩子之間才能有更健全的互動與相處,孩子的發展也會更臻完好。讓母愛能夠發芽並延續母愛的方式,除了母親本身也需要得到足夠的支持與愛之外,更需要周遭親友的支持與協助;對母愛的誤解與誤用,讓許多以母愛之名加諸在孩子身上的約束與枷鎖,徒使孩子成為母愛這個光環下被控制的犧牲品;反之,具有優質心理素質的母親,其所發展出來的愛才足以澆灌讓孩子益發成長茁壯。所以即便不是天性又如何?能讓孩子得以身心健康成長的愛,才是真的母愛。

閱讀 182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18-12-20
張雅雯

知識專長:
親子教養、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成癮議題

知識家簡介:
學習如何陪伴孩子成長與孩子擁有親密健康互動為目前的主要生活任務與目標,曾於精神科病房與成癮相關單位服務,對精神官能症及成癮議題有較多接觸,曾任職社區大學及大專院校擔任心理相關課程講師。我的專長是親子教養、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成癮相關議題外,也包含學習診斷與策略,因應不同主題與需求,透過多元方式以成員最能適應的方式帶領工作坊與團體。


擅長專業主題
自我成長議題、情感議題、關係議題、家庭議題、親子教養議題

服務項目:

  1. 專業督導與顧問
    戒菸專線專業督導
  2. 專題講座(曾經演講過的主題,以大方向為主,例如:性別平等議題)
    人際關係與溝通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
  3. 心理工作坊:(曾經帶領過的議題)
    人際互動團體
    自我認識團體
    戒癮團體

相關經歷:

  • 臺北諮商心理師公會總幹事
  • 心世代諮商所合作心理師
  • 張老師特約合作心理師
  • 新北市婦女大學心理相關課程講師
  • 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心理學講師
  • 戒菸專線諮商督導/諮詢員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