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10 |
作者 

「心理師,你可以和我的家人談談嗎?」什麼是諮商中的雙重關係?

「你自己不就是心理師嗎?我有心事為什麼不能找你談?」朋友問我。

「就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了,所以才不適合啊!會有雙重關係的問題啦!」

「什麼是雙重關係?會有什麼問題嗎?就是因為你比較了解我,所以你可以更快給我有用的建議啊!而且你都知道我發生過的事情,我就不用再和另外一個人重新講了。」

身為助人工作者、或是身邊有朋友/家人做助人相關工作的人,對於這樣子的對話一定不陌生,諮商關係因為它的特殊性,似乎有一些特別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雖然一時之間讓人難以理解,但卻深遠的影響著這段心理治療的品質和動力。

 

雙重關係是什麼?

就如同字面上的涵義,心理師與來談者之間,除了諮商關係以外,還同時存有其他的關係。例如你的心理師同時是你的課程老師;公司替你安排的心理師是人資室的職員;媽媽的朋友是心理師,因此媽媽安排你們進行心理諮商;你在和心理師晤談後,希望能夠發展進一步親密關係都可以算是雙重關係。如果今天來談者並不是要進行家族/伴侶諮商,但希望心理師可以同時和自己的伴侶或家人進行個別晤談時,也算是雙重關係。

 

有雙重關係會有什麼問題?

諮商關係之所以會對來談者有幫助,除了心理師的專業訓練與陪伴同理外,還包含了這段關係給予的特別經驗。這是一段讓人安心的信任關係,心理師給予的保密承諾,讓來談者願意卸下面具、面對真實的自我。一旦存有雙重關係,雙方在治療關係中就會更困難專注地去思考和理解內在的動力,在諮商室以外的關係成為了一種汙染和干擾,於是來談者可能會前意識的表現像個聽話的好學生,因為心理師同時也是老師,決定了自己的學期成績;也可能會無法說出自己的工作壓力,因為心理師擁有為自己打考績的權力;或是來談者就是無法信任這段關係,因為媽媽很有可能會向心理師探聽自己的秘密

 

可以怎麼處理?

既然都知道雙重關係對心理治療沒有助益,從一開始我們就應該避免雙重關係的產生。在與心理師的第一次見面,心理師就會與你澄清這段關係是否會開始、什麼樣的情況會結束,如果有雙重關係的可能,是否要再安排另一位心理師進行談話。用最直接和簡短的方式說:能避就避、不能避就不開始。華人社會的潛規則「有關係就沒關係」在心理治療裡可得改成「沒關係才是沒關係」喔!

閱讀 699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22-03-10
蘇子喬

心理師簡介:
曾任大專院校兼任諮商心理師、失智症衛教心理師、企業專案心理師、居家長照心理師,目前擔任心不懶心理諮商所所長。
仍持續進修精神分析課程訓練,並運用在諮商工作中。


擅長議題:
原生家庭關係、高齡議題、家庭照顧者議題、自我探索、人際關係、情緒紓壓與深度自我探索、嬰幼兒教養、憂鬱自殺防治。

擅長理論學派:精神分析。


專題講座:


Facebook 粉絲專頁 心不懶心理諮商預約

 

家庭關係

當大家都要我同理孩子-談親子對話

家庭親子-聽懂對方的聲音-家庭間的對話練習

父親節、付清節?爸爸只能是工具人嗎?談爸爸的心理功能

高齡/長照議題

重陽九九長久久:不止活得久,更要活得好

照顧別人那麼久,是時候好好照顧自己了

職場議題

無法前進又無法離開,你職業倦怠了嗎?

團隊安心主管放心:如何化解職場不法侵害

心理健康

一日擺渡人體驗(自殺防治守門人講座)

陪你歡喜陪你憂-談憂鬱親友之陪伴

讓整理師陪你找回清爽舒適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