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總是說著自己的人,一定很臭屁
一個總是唯唯諾諾的人,一定很自卑
一個凡事要求確實的人,一定很挑惕
一個不斷評價分析的人,一定沒感情
一個喜歡稱讚鼓勵的人,一定很善良
一個總是微笑點頭的人,一定很樂觀
一個打扮總是時尚的人,一定很高傲
我們都有可能掉到這樣論調裡,尤其在重視關係人情的社會文化,那種特別突出或異類者,總是會有光照在他身上,引來不同觀看角度。
在還沒懂一個人之前下論斷,會失去認識一個人可愛之處,這是我親身的幾次經驗,在深談以後慢慢去了解不同面向的樣子,如拼圖般的拼湊,慢慢練習,不太快的用某種固定特質描述一個人。
也許臭屁只在單一專業領域,其他謙虛到不行
也許自卑是因為沒站在屬於他的舞台上發光
也許挑惕是因為想把份內事做好而非故意苛責人
也許沒感情是因為感情曾經很多但受了傷
也許善良是為了掩蓋心中的批判
也許樂觀是因為不想面對難過事情的反轉
也許高傲只是你對穿著想像
這些也許也只是某一個可能性
還有還有很多可能
『可能性』是在自己願意打開更大空間時,才會發生的。內在空間越大的人,對人接納度越高,那份不擔心自己被評價,也不輕易評價人的狀態,才有機會慢慢提升。我漸漸發現這個練習不容易同時也很重要,多認識一個人的不同面向,就像一幅畫從輪廓架構走到色彩,清晰的畫面讓你明白,哦,這就是他。
有些時候,認識一個人好幾年,突然又看到一個新的面向。就好比現在因為 #疫情,我們的 #生活環境 #互動關係 的頻率改變著,以前沒有這樣長時間相處的時光,例如:夫妻或親子或其他,這些都可能帶來衝擊,有正面的影響,也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
但或許更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再理解這個人,思考彼此的關係。當在不同面向上更看懂了,想清楚關係互動,想清楚關係中的渴望,那這份關係之後不管走向哪裡,心都有機會慢慢安定下來。
方方面面都是一個人的樣子,可能有很喜歡的,也有很不喜歡的,但不代表就是全部的他,探索自己,或探索一個人的樣貌,可以是一輩子的歷程,我想身為人的奧秘也在這裡吧!持續變動與轉換的過程,我們慢慢來覺察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