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8 |
作者 

職場霸凌 ME TOO風暴捲起沉積許久的職場困境與問題

2024年11月4日勞動部一職員被發現輕生在辦公室中,後續市議員接獲大量職場霸凌陳情後,揭發了這起嚴重的職場霸凌事件,驚動了整個台灣社會,更引發公職單位與企業多起職場霸凌「me too」的陳情與申訴事件...

沈重社會事件成為敲醒職場霸凌意識警鐘

2024年11月4日勞動部一職員被發現輕生在辦公室中,後續市議員接獲大量職場霸凌陳情後,揭發了這起嚴重的職場霸凌事件,驚動了整個台灣社會,更引發公職單位與企業多起職場霸凌「me too」的陳情與申訴事件,也讓不少曾經在職場感受到被霸凌的過來人,紛紛跳出來爆料、陳情,甚至提起申訴,即便部分事件發生久遠已超出規定申訴與調查期限,在社會輿論壓力下,公職單位與企業仍然審慎因應與處理,甚至正式立案啟動調查。

當新聞媒體以聳動的標題揭露報導,並且追蹤聚焦在那些職場霸凌「成立」的事件上時,多數人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職場霸凌調查結果的「成立」與否,期待揪出那些不當職場對待的主管或同事,期盼還給受害者一個「公道」。確實透過媒體可以看到這些陳情與申訴案件中,職場霸凌事件確實潛藏在社會的各行各業,讓受霸凌者遭遇到嚴重且不當的對待,甚至是傷害。

從這一系列的陳請與申訴事件,也引起大眾對「職場霸凌」定義的關注與討論,畢竟「職場霸凌」的定義關係到被申訴人被控訴理由的認定,我國勞動部將「職場霸凌」定義為「在工作場所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受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帶來沈重的身心壓力之行為」。可以發現「職場霸凌」的定義其實不像其他法條那樣的具體與明確,導致判斷上有許多的灰色地帶,因此調查過程必須納入法律、行政、心理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來檢視與判斷。霸凌要「成立」需要被申訴人有明確霸凌行為事實證據、違反職權與職場處置經驗、以及造成申訴人心理壓力、負面情緒,身心受創等等條件。

不成立的背後有更需要關注的職場困境與問題

從實際上申訴案件的調查結果而言,霸凌不成立的比例遠遠高於成立,也就是說多數的職場霸凌申訴案件的調查結果是「不成立」。然而,當申訴案件以不成立為結論,不代表這起申訴案件就可結案歸檔,彷彿職場沒發生過申訴事件一樣,申訴的歷程可能已經嚴重影響申訴人、被申訴人,以及在同一職場的相關人的互動關係,更需要重視的是;不構成霸凌不代表沒有職場的困境與問題存在,更可能反應出更長久存在職場文化、主管的管理風格、對員工低容錯、情緒化溝通行為、不適應人員的管理與協助、員工身心健康協助等問題。

當我們在看待這些案件時只是關注這樣的行為「有沒有違法?」時,似乎太窄化對霸凌事件背後問題的理解,更別讓職場霸凌申訴成為員工職場困境唯一的出口。作者期待這波的職場霸凌me too風暴不只是一場輿論風潮而已,希望能讓社會深刻的為我們的職場帶來反思與檢討,希望事件能讓職場更重視「人權尊重」與「人性關懷」重要性;在職場上不論性別、年齡、學歷、宗教、職位、種族...不同的背景的人都能被平等的對待與尊重,以及我們願意接納與關懷每一位員工身為人的不完美、差異、脆弱,以及限制,在職場給予更積極的協助與安排

閱讀 746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25-01-18
方將任

知識專長:
情緒與壓力調適、生涯探索、家庭親子、人際關係、生態觀點個案管理暨危機處遇

知識家簡介:
心不懶創辦人;推廣以「民眾需求」為本位的心理協助,結合心理學、輔導學與紓壓活動的資深諮商心理師。同時擁有國際咖啡師、廚師、街頭藝人等執照。擅長運用非洲鼓、咖啡、繪畫等不同活動方式,引導身心紓壓、自我探索。擔任多所大專院校、新北市政府、企業等合作心理師及專業督導。


心不懶心理諮商預約

擅長議題:
家庭親子、兒童、青少年心理,生涯探索、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憂鬱/躁鬱、焦慮、校園自殺防治暨危機處遇。

擅長理論學派:
焦點解決心理諮商、敘事心理治療/家族治療、正念心理學。

現任:
心不懶線上心理成長智庫/諮商所/喘息咖啡 執行長

相關經歷:

  • 新北市政府、新北市議會EAP心理師
  • 新竹生命線合作心理師、企業講師
  • 大專院校約聘心理師、專業督導
  • 哈哈滬非洲鼓樂團團長
  • 醬泥咖啡烘焙房負責人
  • 第五屆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專業證照:

  • 諮商心理師
  • 中餐烹飪廚師證照(丙級/葷食)
  • 國際咖啡吧檯師
  • 非洲鼓樂團街頭藝人證

近期講座主題經驗:

  • 職場壓力調適:職業倦怠停、看、聽
  • 職場不法侵害防治:人際尊重與界線
  • 職場騷擾防治:人際尊重與界線
  • 職場父母家庭溝通術:你今天同理了嗎?
  • 職場溝通術:同理心初階、進階
  • 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職場溝通與衝突管理
  • 生態觀點學校輔導:跨單位的系統合作模式
  • 諮商歷程的心理評估與危機處遇
  • 珍愛生命守門人:高關懷學生陪伴與輔導合作
  • 我的非典生涯:態度決定價值
  • 別讓紓壓成為一種負擔: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 親子陪伴系列:孩子情緒怎麼辦?
  • 親子陪伴系列:如何讓孩子放電?
  • 暖男爸爸養成班:新手爸爸心理調適篇

近期團體/工作坊主題經驗:

  • 咖啡/非洲鼓工作坊系列:
    正念咖啡紓壓工作坊
    溝通與合作咖啡工作坊
  • 非洲鼓工作坊系列:
    正念非洲鼓紓壓工作坊
    溝通與合作非洲鼓工作坊
  • 繪畫系列:
    投射性繪畫自我探索工作坊
    親子關係繪畫工作坊
  • 牌卡工作坊系列:
    自我覺察牌卡工作坊

專業服務項目

  • 專業督導與顧問
    實習生、專任輔導員專業督導
    校園個案管理暨危機處理
  • 專題講座
    生涯探索
    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人際關係與溝通
    校園個案管理暨危機處遇
  • 成長工作坊
    咖啡工作坊(正念抒壓、人際關係與溝通)
    非洲鼓工作坊(正念抒壓、人際關係與溝通)
    投射性繪畫工作坊(自我探索)
    方寸之心牌卡工作坊(自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