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睿把梅長蘇視作摯友,但梅長蘇為了幫過去的冤案翻案,用計謀時不顧景睿的感受、傷害了他,事後梅長蘇表達歉意時,景睿坦承自己曾經因此很難過,並回了他這段話:
「凡是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
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就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
畢竟誰都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
我之所以這麼待你,是因為我願意。
若是以此,換回同樣的誠心,固然可喜。可若是沒有,我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被朋友刺傷和利用,他無論是悲傷、憤怒甚至走向黑化的劇情可能都不為過,
但他沒有被情緒淹沒,而能同時好好區分:
對方的選擇只是對方有自己的考量和取捨,對方有其他重視的東西,這也不等於沒被選擇的我不重要。
這讓他能夠停止控訴和追究對錯責任,好好聚焦在自己的無愧於心,也放過了自己。
即使會因為沒被選擇而失落,但他分得清楚,不會要求對方要為他的感受全權負責,不會用自己的付出來要求對方回報,也不會過於自卑自嘆、覺得自己可悲或不被喜歡;他給了對方足夠的尊重與理解,也對自己的情緒負責、為自己的付出給予肯定。
那真是寬厚而強壯的胸襟,令人感到動容。
這個強壯並非是指不會難過和脆弱,而是能接受自己會悲傷,而不過度忽視或看輕自己;是能有足夠的勇氣和彈性接受他人不如自己所期待,接受失望和現實,卻不被擊倒而失去對人的相信與真誠。
在生活中,我們對他人可能會有各種期待。期待與朋友是互相的,期待對方的重視與喜歡,或希望對方對我的重視就如我對他一樣......
如果對方能夠有這些好的回應,那當然是美好的雙向奔赴,但若對方未必能如此,那其實是好正常的事。
因為沒有人能符合他人所有的期待,沒有人得為另一個人的所有期待與情緒全權負責,就如你沒有責任、也不必勉強自己去符合他人的期待一樣。
一段關係中若持續感覺到勉強,需要一直以對方為主,需要為對方情緒負責、做些什麼對方才能滿意,那勢必會倍感壓力、難以平衡和維持長久。
所以若想要有健康、舒服的關係,我們都需要練習為自己的期待與情緒負責,練習能夠適當表達自己、也能夠承接失望的能力。
有時候我們難以接受失望,除了對他人的生氣不滿,底下可能也藏著我們的傷心與害怕。
傷心自己好像不那麼重要,怕不被在乎、不被重視。
好像當要接受失望,代表著得看見和面對自己沒有那麼被重視,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才不被喜歡,自己與付出的好像不值得。
但當他人無法回應你的期待,可能有各式各樣的原因。
若太快將這些都歸類成:對方不重視你、你沒那麼重要,那可能會忽略了很多訊息,例如也許對方是很喜歡你的、只是他同時有別的需要或心情,或是輕忽了你原本就有很多部分是在關係中讓人喜愛和肯定的,這不會因為對方的一些反應而被抹滅。
◆他人的取捨,不代表你的價值
當他人的言行讓你覺得沒有把你放在優先排序、沒有照顧到你的心情時,觀察自己心中是否時常出現這樣的結論:「他這樣做就是代表我在他心裡沒那麼重要」、「他會這樣講其實就是他沒那麼在乎我」。
練習別太快為他人的選擇下定論和解讀。
給對方和自己多一點相信和理解的空間,幫這些句子加上問號:
「他這樣做,就代表他不重視我嗎?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
這不代表為對方找藉口,而是幫助自己有機會看得更多更清楚,也能避免可能太過獨斷的誤會。
漸漸的你可以發現,他人可以有他人的選擇,但你依然是重要的。
對方如何取捨,與你重不重要這件事,有時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即使有時候取捨的結果可能會令人感到可惜,但不代表誰不如誰重要。
換個位置想想,當你做自己生活中的優先排序時,一定也會有被排到後面的人事物,
但那代表那些人不好、不重要、不值得被珍惜嗎?
我想即使不是被你排在第一位的朋友,他在你心中也依然有他屬於自己的價值和重要之處。
所以當你未必被優先選擇或照顧時,也請記得,你也有屬於你的重要和可愛之處。
當提及這些動盪和失落的感覺,你想起某些關係、某些時刻了嗎?
回想看看,一開始我們在待朋友好的時候,不是也並非是為了獲得對方的回報和重視嗎?
可能因為我們喜歡對方、對方某些特質吸引我們,或者就是享受相處在一起的感覺,因此而靠近對方、誠懇相待。
這樣的心情與誠心便已經足夠珍貴,這樣的你便足夠有價值,無須藉由對方的回應來證明或肯定。
這樣的過程和練習是不容易的,下一篇再來與大家談談當陷入失落、無價值感時,可以運用的小練習~
練習幫自己脫困、在糾結的關係裡走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