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EFT培訓課時,劉婷老師提到「斷崖式的離婚」,看似美好甜蜜的兩個人,卻在某個瞬間因為一些日常瑣事,其中一方突然選擇放棄、撤離,這對於被分手那一方來說勢必是晴天霹靂的打擊,但若回頭細細數算,在雞毛蒜皮與柴米油鹽之下,可能早已積累了許多怨懟與不滿,平和的日常也都暗藏著驚濤駭浪,只是每個當下、每個習以為常的互動,可能因為習慣、因為不想爭執,妥協成為愛情中時常發生的事情,而我們卻沒有留心這些可能的影響。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每個人都需要感受到被愛與重視,而親密關係更是如此,相同的衝突與刺激,在愛情中更容易啟動我們的生存本能,我們更容易感受到愛,渴望保護與撫慰;也更加容易在愛情中經歷到危險,變得患得患失、苦苦哀求;或選擇撤離,什麼都不想管、什麼都不想要。哥吉拉從來都「不只是公仔」而已,他乘載的很可能是先生長時間以來所經驗到的無力、挫折與失望,最終以離家與憤怒的方式替自己內在的失落,爭一口氣。我很很認同網友所說:「哥吉拉的名字叫最後一根稻草」,當他被送走的那一瞬間,不論哥吉拉有沒有成功回家,哥吉拉有沒有受傷,最後是否有找到解決的方案,更需要也更重要的是能讓彼此在關係中,再次啟動連結,讓比此找回安全、有歸屬以及被保護的感受。
這讓我想起布朗博士的一句話:「很少有回應能讓事情變得更好,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是連結(rarely can a response make something better. What makes something better is connection) (Brown,2012)。」,讓彼此能夠連結的重要因子,是在關係中願意擁抱脆弱、展現脆弱,而脆弱蘊含了害怕、恐懼、羞愧,但也孕育了愛與連結,是願意在受傷的當下去靠近那個人、那顆心,願意在關係中去表達自己的不完美。
最近一對伴侶案跟我分享他們兩年前諮商的經驗,第一次會談先生就很誠實的告訴我,他覺得伴侶諮商根本沒用,因為上一位心理師給予的建議他都努力去做,但那些行為要做的出來,他必須得麻痺自己滿腔的怒火,並選擇忽視自己的感受,而在先生選擇麻痺自己的時候,夫妻的關係並沒有真正得到改善,表面上彼此的爭吵雖然變少了,但關係卻越來越遠,太太感受不到憤怒的同時,也已經無法接觸到先生對關係、婚姻、愛情的渴望。
在問題出現時,我們總是急著想要解決問題,讓事情變好,就像是在傷口抹上厚厚的藥膏,希望能快點讓傷害消失,或帶給問題一點“光明感“,但我們卻忘記在傷口復原的同時,組織可能還在發炎,內在可能還有許多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疼痛,給予建議或正向的引導就像是在鼓勵受傷的人麻痺這些脆弱的經驗與感受,而當我們開始試著麻痺脆弱,事實上我們也展開麻痺感激、喜悅、幸福的路程,所以,比起試圖讓事情變好,不如靠近那顆受傷的心;與其用許多正向的言詞淡化傷痕,不如說:「我真的不知道能怎麼回應你,但我很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Brown,2012)。
回到哥吉拉的事件,我相信他們能夠走入婚姻一定有專屬於彼此,獨特且美好的經驗,只是這些過去的親密與快樂,因著日積月累的互動而被遺忘或磨損,所以用各種激烈的方式試圖喚醒曾經的安全與被愛的感受,可能是控制、責備、拒絕溝通、麻痺自己,但這些行爲反應的背後,那些脆弱的心情與不完美,才是彼此能夠再次連結而起重要因素。我很喜歡黃維仁心理師說過的一句話:「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遲早會受傷,但是這些生命的傷痕卻可以帶給我們深度,唯有受過傷的人,才能體恤別人受傷的感覺,而一顆受了傷卻願意不斷去學習、去愛、去醫治的心,是因顆最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