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精神分析學家Winnicott曾提出"夠好的母親"一概念,描述照顧者在角色上追求做到盡善盡美時,容易造成過度的投入與付出,使照顧者與孩子間的界線模糊,形成反效果,然而適時滿足嬰孩需求,提供孩子自由探索與發展的機會,則會是彼此在角色發展上恰好的程度。
這份甜蜜的負擔,打從孕育孩子出生時就已經展開,照顧者的生活重心隨之轉移、變動,除了對自我角色的期許外,同時也對孩子抱持著盼望,而忽略了所給予的是否為孩子所需要或適當的份量,使得在缺少理解與溝通下,也限制了孩子建立起那個夠好、想要的自己,這條線如同血緣般,不是具體能分割、劃出的一條線,更不是說放手就能這麼輕鬆、簡單。
實務工作上,經常聽到個案在他人與自我間拉扯,在生命的道路上探尋著自我,尤其在現今社群與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免不了與他人交流、共處,自我的界線更需要好好覺察與維護,以穩定自我的狀態不受外在牽動。
因此在原生家庭與照顧者的互動中,當未能建立明確的界線時,則易在日後產生以下現象:
1.與自我疏離而過度依賴或壓抑
當照顧者過於強勢或具有高掌控力時,習慣性的提前為孩子規劃、安排人生道路,則剝奪了孩子自我思考及選擇的機會,或是孩子曾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卻迎來強烈的反彈,甚至出現貶低、比較等評價,而讓孩子感到挫敗,不再接觸自我,而選擇順從或壓抑,來維持關係的和平或穩定的生活,長大後則轉而仰賴他人或伴侶,難以覺察與省思自我真實的想法,界線受他人所牽動,也較易呈現低自信心的狀態。
2.易受他人涉入而界線退縮
人與人在互動中會不時試探他人的界線,來建立自我可發揮的空間,因此當自我的界線因照顧者而處於模糊或重疊的狀態下,會使得自我的界線不夠穩固而易產生變動,因此當遭遇他人威脅或壓迫下,會選擇捨棄及委屈自我來成就他人,這一類的族群也較易陷入情緒勒索等不當溝通模式之困境。
3.親職化、活在他人期待裡
照顧者將其未滿足之需求施加於孩子身上,或是期待孩子能代為實現未滿足之夢想,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被賦予角色責任與期待,照顧者與之緊密連結未能明確分割出自我,進而限制了自我發展的空間,被迫提早成熟,並不斷努力來達到他人期待,未能擁有自我信念的空間,其自我易建立於他人的滿足於肯定之上。
4.過度放任而使界線鬆散
當照顧者未給予孩子設限時,孩子未能建立起規範與人際界線,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而過度自我膨脹或侵犯到他人而未能察覺,因此在進入社會後,易產生關係摩擦或逾越規則,並在自我界線被壓縮時而感到不適或反彈。
也許這些正是你自己經歷到的或看到身旁朋友的展現,除了回想過往家人對待的方式,也可以重新思考在伴侶、人際相處上,自己是否能明確表達想法、感受,還是常常遷就、委屈自己呢?
為自己設立舒適、自在的空間,這也是在增進自我照顧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我們在無形之中也涉入到別人的範圍而不自知,是關心還是干涉,往往只是一線之間的拿捏。當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及覺察力時,也能更清楚辨識為什麼互動中會有那份不舒服、煩悶的感覺,而自己喜歡、需要的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