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2 |
作者 

寧可作「狼的孩子」 也不作「你的孩子」

如果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為虎媽式的親職教養敲響了警鐘,那麼《狼的孩子雨和雪》便是以和煦的方式,貼心提醒家長們適時放手。

曾有看倌撰文疾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掀開教養困境,卻不給父母一把避雨的傘。》我能理解作者立意,因我也同樣為劇中的父母感到心疼。虎媽與受壓迫變形的孩子,是每集戲裡的共通元素,然而戲越看下去,越不得不自問,是什麼樣的文化傳承與社會脈絡,共構了這樣的教養方式,讓時代更迭即便到了看似多元民主的21世紀,這樣的戲仍能喚起如此滔天似的國民性集體共鳴,我們仍是如此需要這樣的血薦經典作為儆醒與警惕。原來,時代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般進步開明。

不過,我倒不覺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除能以如此暗黑之姿鳴鐘警世外,還必須給出一把傘供父母避雨,就像《做工的人》一書於2017年叱吒文壇之後,亦有讀者撰文叩問:《做工的人要把讀者的感動帶向何方?》然而我認為作品所帶給人們的感動,並不必然也無義務要將讀者們帶往何處。作家傅月庵說:「我們這個時代,一切都太快,處於其中難免焦慮,於是不停追索:讀一本書就要有一本書的用處,有一種感動就要有一種感動的價格。有人寫出一本好書,便要問他基於什麼策略?這樣到底好不好?難說,有時候也許刺激思考,種子更快發芽;多半時刻卻是問啞了種子,再也沒動靜。惡土鬼島於是逐漸成形。」

在我看來,其實功過成敗何需一作全扛,就像有人做搖鈴人,漣漪迴響之後,解鈴人便可因著蝴蝶效應聞風召喚而來。2012年的日產動畫《狼的孩子雨和雪》描述母親獨力拉拔撫育兩個孩子,而發展迥異的姊弟倆長成後,各有各所欲求的世界,然母親仍心心念念的是,還想再為孩子做些什們。然而,有人會提醒她,她已經做得夠好了,孩子們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了,溫柔的邀請母親鬆綁卸下母職重擔。

2017年的國產動畫《幸福路上》,片中主角在考取北一女後,接著背負眾親友及母親的期待:「這孩子以後一定會做醫生的。」然在她打算就讀文組時,同樣遭受了親友家人們關於前途錢途的種種拷問疑慮,這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反映著類似的教養困境,尤其與第三集《茉莉的最後一天》,同樣上演著「小綠綠」的青春,只是一個爆炸殞落成了輓歌只能追憶,一個得以順己心展生機,天差地遠,無盡唏噓。

《幸福路上》的主角自高中起便未依循父母期待抉擇人生,也正因為自我意識萌發後的路子是自個選的,那是不是也意味著,此後的人生便需盈虧自負,畢竟當初已沒順父母意讓其光耀稱心,故日後即便遭遇坎坷顛沛也不宜再肖想父母奧援,免得非但露自個氣,還可能被虧當年不聽老人言,更不願自個的不順遂,再再操煩了已然年邁的父母。於是,長大自立後再面臨重大人生疑難時,主角遂也不好向父母直言告白。沒想到,當父母意外知情後,卻仍能大度展現出對女兒無條件的疼惜與接納,將血濃於水的父母本命演繹的親愛淋漓,直叫看戲的我眼角潮騷。

當然,要說到有條件的愛也並非台灣或華人獨有,2017年的美國劇情電影《天才的禮物》,片中的虎媽成為奶奶後,依舊堅持自身的教養之道無愧天地,認為獨具天賦的孩子本就該捨棄平凡人的生活百味,應致志懸命於開發己身天賦以求絕倫傲世,甚至為此與兒子對簿公堂爭取孫女監護權。然而,孩子的眼睛總是雪亮,總能更快的望穿社會化等文明加諸之價值條件,洞悉回歸人心性之本然,告訴世人:"He wanted me before I was smart."

有人問到,如果我一直被父母當作是他們的孩子,而也就這麼長大了,那該如何是好?當然,對下一代,斷開有條件的愛這鎖鏈,不讓虎媽的教養方式代代傳承衍遞下去是必要的;然而,對上一代,能否嘗試理解他們就是不懂或鮮少體會所謂無條件的愛為何物,又或著因得背負時代等社會環境所加諸於家長身上的教養焦慮,以至於根本給不起,他自己都沒有、沒體會過的那種愛呢?雖然很難,但若行有餘力不妨試試,讓無條件的愛,從吾輩開啟。

關鍵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狼的孩子雨和雪、幸福路上、天才的禮物、做工的人、傅月庵

閱讀 149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18-12-22
曾治淇

知識專長:
青少年身心發展、伴侶家庭關係、多元性別、生命意義

知識家簡介:
專業風格以不失溫度的人味為基調,秉持著專業素養及人文關懷觀照來談者的身心狀態並進行會談,期能在情理並蓄、人味與專業兼備的關係中,滋養來談者的生命,豐厚來談者的羽翼,轉化來談者的困頓。

豐富的個別心理諮商、個案管理、危機處遇及系統合作等經驗。


時事文章撰寫:

服務項目:

  1. 信件輔導
  2. 專題講座
  3. 文章文案撰寫

專長領域:

  • 青少年身心發展議題
  • 伴侶家庭關係議題
  • 憂鬱躁鬱症等情感性疾患
  • 悲傷失落創傷議題
  • 人際關係議題
  • 多元性別LGBTQ議題
  • 生涯職涯探索規劃
  • 靈性宗教哲學議題
  • 生命意義深度自我探索

相關經歷:

  • 心晨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 杏語心靈診所 諮商心理師
  • 淡江大學 諮商心理師
  •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 公共政策委員
  • 日康遠距健康照護 諮商心理師
  •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諮商心理師
  • 玄奘大學 諮商心理師
  • 聖約翰科技大學 輔導老師
  • 新店高級中學 輔導老師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