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長:
青少年議題、高敏感族群、失落與創傷,心理疾患與心理衛教、自我探索
知識家簡介:
王金正 - 諮商心理師 (亦具臨床心理師應考資格)。熱愛音樂、文字與影像,關注社會議題。
擅長議題:
兒童與青少年、高敏感族群、失落與創傷議題、情緒困擾與壓力、精神官能(憂鬱/焦慮)、照顧者家屬諮詢、員工協助EAP。
擅長理論學派:
後現代取向、折衷取向 和 認知行為取向治療/諮商。
相關經歷:
專業證照與訓練:
主題講座/工作坊與團體:
心理衛教 : 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宣導與諮詢
自我成長 : 青少年議題、高敏感族群
情緒議題 : 失落與創傷議題、自殺防治課程、情緒困擾議題、壓力與情緒管理
心理疾患 : 精神官能症(憂鬱與焦慮等)、精神病 (慢性化思覺失調等)
成長團體 : 特殊族群照顧者家屬關懷團體(照護者家屬)、青少年與成人自我成長團體(國高中、大學)、失功能家庭青少年團體
OO在對話中提到,常聽到他人對自己說:
「你怎麼這麼脆弱呢? 」「這樣就覺得受傷,你是不是玻璃心啊?」「就這點小事,你就不能快點走出來嗎?」「你是不是太多愁善感了?」
「我好像跟別人有點不一樣」「有時候會和人們格格不入」「大家都說我想太多…太敏感」我只是…....
當我嘗試說出我的困擾,好像我的感受不重要一樣……聽起來是關心,但卻有被責備的感受…可是,我就是真的很難不去在意……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曾有過相似的經驗嗎?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12至17歲青少年「自傷(自殺)」趨勢從2014年逐年攀升,在2021年通報數更是到達最高峰,也有為數不少「無聲墜樓」的事件,卻有官員回應此事時,說出「因為高樓的增加」導致「青少年的衝動墜樓事件增加」,讓我們不禁嚴肅思考,這群本是該健康成長、面臨求學階段的孩子,是否真的被漏接? 抑或有更多其它被忽略的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