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多半是高敏感族群常聽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標籤,
彷彿自己哪裡做得不對,總是被自責和外界的聲音淹沒…….
有的時候,你還會羨慕起那些神經大條的人(或稱為粗神經/鈍感人),
覺得這些人為什麼可以不在意,那些在別人眼裡認為是芝麻蒜皮的小事,你就是好在乎,也覺得好受傷… 想著自己為什麼不能跟他/她們一樣??
你對於世界、社會、工作,職場和夢想,體制,與人們的關係有自己的理想藍圖,即便隨著時間流逝,你既清楚看見也理解現實和理想的落差,但你就是不免覺得失落……
如果你符合上述的特徵,你可能是具有高敏感 (HSP, Highly Sensitive People)特質,純粹只是一種「特質」,就像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內向」,有的人「感性」,有的人「理性」一樣,都是陳述某一種特質,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至於甚麼是高敏感族群(HSP)呢?
高敏感族為與生俱來的特質,而「高敏感族」一詞,由美國精神分析學者伊蓮艾融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6年所提出。根據艾融博士的描述,高敏感族很容易因為外在環境刺激而出現不適感,而且幾乎所感官知覺都會被放大。例如,他們待在太多刺激的環境中就想逃離、對於短時間內要應付很多事感到焦慮、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容易自責等等。她的研究也提出,不分國家、年齡、性別、整體人口中有15~20%的人為高敏感族。學者也提出了高敏感族四大核心D、O、E、S特徵:
一、深度處理 (D; depth of processing)
二、容易過度接收刺激和訊息 (O; overstimulation)
三、情緒反應和同理心強 (E; emotional reactivity & empathy)
四、敏銳察覺細微刺激和訊息 (S; sensitive stimuli)
此外,HSP高敏感族常有的特質描述像是:
- 不喜歡給旁人添麻煩。
- 為了在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擊。
- 只要周圍發生衝突,或氣氛不對就覺得尷尬、想躲起來(獨處時能逐漸恢復能量)。
- 容易有罪惡感,而且感到自責。
- 面對一次性大量資訊時,焦慮感開始爆表。
- 討厭到人擠人、車水馬龍的地方。
- 很多事情你都能馬上觀察到,但常為了顧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而選擇不說。
- 你常常看得比別人深入或更多細節,但因為你的不表達,導致他人對你有誤解,容易被誤認為是難搞的人。
- 不喜歡和別人競爭、或引發衝突,害怕強勢的人。
- 對權力的需求不大,在團體中多半是順從者的角色。
- 不喜歡帶有暴力元素的影像,例如影片、圖像等等,且對於過度聲光刺激覺得不舒服。
- 常常以他人的需求為優先(因為立即能讀到),也經常忽略自己的感受。
而高敏感族也有一些具優勢的特質
- 具有高度的同理心,總是能敏銳地感受到周遭人的情緒,但也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
- 善於觀察與察覺周遭人的情緒,並默默表達貼心的行為。
- 內建敏銳的情緒感受雷達,他們就是能清晰感覺到周遭正在發生的事,隔壁同事臉上的表情、肢體的不自在;主管講話的語調、眼神,口氣等;寵物狀態是放鬆還是警戒,小至動植物的變化都馬上能察覺。
- 對於感官知覺接收器(receptor)的「閾限值」特別低,就像接受能力特別好的天線,訊息和刺激會自動接收(一有刺激和訊號就自動輸入,想關閉都不容易)。
- 一點小事就很高興 (反之,遭逢不順心之事也很容易沮喪)。
- 有強烈的共感能力,善於傾聽他人的煩惱。
- 對於藝術、音樂、電影等有自己獨到的分析與見解。
- 做決策和回應他人時會比較謹慎,常需經過反覆思考各種情境,無法太快下決定。
- 比起淺層社交,更傾向與人深度交談。
- 辨識旁人忽略的小細節或對話,並能精準分辨出細微的差別。
讀到這邊,如果你也好奇自己或親友,有沒有可能也是高敏感族群的一員,可以藉由下面這個簡單的測驗做個測試,超過60分表示你有可能是高敏感族群的一員唷,得分越高表示越敏感。
但請注意!以上自我檢測量表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測驗結果也無法顯示受測者完整的性格。 受測當天的心情和狀態也會影響到結果,請務必將各種面向列入考量。這項檢測僅是協助你了解自己可能有多敏感的一項參考工具。高敏感族也沒有準確的標準,500個高敏感族中,就有500種不同的個性和樣貌,可能是外向也可能是內向的高敏人,也可能同時擁有不同的特質,也不代表所有測驗結果均可適用於所有人,測驗結果僅為參考唷~(備註:另有適用於高敏兒童版量表)
了解特質後可以怎麼做?
這樣的特質可能在孩子、同事、朋友,員工、親人、伴侶等… 身上被看見,而對於HSP族群來說最容易引起困擾的部分就是「不被理解」或是「被誤解」、「沒有人懂」的感受,甚至有的高敏感族會責備、自我批評或是厭惡這樣的自己,在生活適應上卡關。筆者在此想說的是,特質只是特質,特質不會是問題所在,端看自己怎麼樣去看見、接納甚至與該特質共存,並在生活中取得平衡並維持身心健康。
對一個高敏感人來說,無時無刻都在接收各種訊息,若沒有適時地排解累積的負向感受,或立即做健康的心理設限,長期下來會累積過多壓力,導致程度不一的焦慮或憂鬱情緒。假設人的內在就就像容器一樣,請想像一下,感官知覺比常人放大五十倍的高敏人,被不斷湧入的刺激和訊息包圍,就像往容器內不斷倒水一樣,但卻缺乏排水或疏浚的管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就不難想像。
高敏感一詞,只是一種特質的描述,就如本文前段所述內向/外向,理性/感性般的形容詞一樣,但高敏人在面臨社會環境下的過度壓抑與忍耐,如果已逐漸影響到正常生活,例如:上班、上課、人際相處,甚至是影響日常作息、睡眠。或是常常感受到不被理解,缺乏對象可以傾聽與承接,難以言說真實心理感受,因而覺得徬徨無助時,筆者建議可以進一步尋求心理專業的服務與陪伴~
年節將至,華人社會的習俗,大多得在這段期間,同時面對很多熟識與不熟識的親友,對許多高敏人來說也是一大挑戰之一。筆者也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讓具高敏感特質的你,更認識自己的特質,看見自己的獨特性,或是讓原本不了解高敏感特質的大眾,更能了解我們周遭高敏感族群的親友,不再存在著疑惑,以期減少誤解的機會。
也祝福高敏人在新的一年中,能重新接納並看見自己的特質,一起愛自己到是芥末日(?)的那天吧~ :)
部分參考資料:
高敏感是種天賦(Ilse Sand),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