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5 |
作者 

親愛的孩子,我們一起練習坐馬桶寶寶好嗎?

這不是一篇心理文章,而只是一篇自我提醒的歷程記錄,因為不只有坐馬桶,我們要一起學習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得我心裡發寒?)我的大寶差不多在一歲半的時候接觸到馬桶寶寶這個名詞,

為了要讓孩子拿掉尿布,寶寶教材用心的從和馬桶建立關係開始,於是馬桶被賦予可愛的五官,敲敲廁所的門就會笑臉盈盈地迎接孩子,讓孩子對這個有著無底洞又不知會通往何處的詭異設施卸下心防;認識馬桶並願意坐在上面以後,再逐漸用各種方式延長孩子在馬桶上的時間,搭配輕快的歌曲和繽紛的內褲貼紙,讓孩子把坐馬桶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直到孩子能在馬桶上排泄後,再繼續讓孩子認識內褲,並且適應穿上內褲的清爽感以及不安感,慢慢地找到對於排泄的控制感。切割起來好像並不難,但其實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血淚,照顧者的心血、孩子的眼淚。

 

看見自己隱而未言的焦慮

即使每個照顧者對於什麼時間應該開始練習上廁所似乎都有不同的態度,然而不可避免的,父母們會互相觀察:其他的孩子還在穿尿布嗎?會自己表達要上廁所了嗎?可以不穿尿布過夜了嗎?在這樣的過程裡,要完全放下比較的焦慮,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畢竟如廁練習的初心,就是要讓他適應這個社會啊。我看到朋友的孩子在不到兩歲的年紀就戒了尿布,又看到保姆家的另一個孩子也可以戒尿布,心裡有種莫名又隱微的焦躁感在萌芽,再加上長輩們隨口一句:等她戒尿布我就可以帶她出去玩了!又或是朋友們在聊天得時候提到:有些學校會要求要戒尿布才能去上學喔!諸如此類的生活信息累積下來,即使我知道我和我的孩子都還沒準備好,但那些焦躁卻是真實存在的。平常的我平安喜樂,這些焦躁我可以自己消化,但當我被這整個如廁練習的挫折壓到喘不過氣時,這些焦慮似乎也逮到機會回敬我一番,讓我更加煩躁。

 

用心灌溉耐心等待

是什麼信念讓我願意等待?又是什麼感受讓我無法按奈?有一段時間我覺得孩子已經願意坐上馬桶了,只要再坐久一點,他就有可能可以尿出來了,但事實上是家裡有三種馬桶:有是獨立式的迷你馬桶、放在成人馬桶上的小馬桶座、以及可以架在大馬桶上有扶手的小馬桶架,他有時候可以把迷你馬桶當小馬騎、有時候一放上大馬桶就喊著不要不要我要下來,在拉扯一段時間以後我終於承認:我太著急。當他願意嘗試坐上馬桶時,我已經蠢蠢欲動的準備進行下一步驟,殊不知他即使願意為了回應你的期待而試試看,但這完全不等於他準備好了我告訴自己:為了不要讓坐馬桶成為一件痛苦的事,我必須再等等。我也必須尊重他,因為有沒有準備好,應該是是孩子說了算

 

撐起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

在準備進行如廁練習的歷程裡,我本來很偷懶的想把這件事情交給褓母處理,或許是因為這個任務對我實在是太龐大了,我鴕鳥的想著:褓母帶過這麼多孩子,我就交給專業的來吧!然而才委託褓母沒幾天,孩子就吵著不要去褓母家了。再一次,孩子用他的行動告訴我:我還沒有準備好。這次我很快地喊停,不論如何,我不能讓這個練習毀掉了他和褓母之間的連結,同時我也感覺到,這件事情必須要在一個有足夠安全感的環境開始才行。還是在家裡開始吧!於是在某個孩子看似心情美麗的晚上,我邀請他坐上了小馬桶,並放了他最喜歡的影片好延長他坐在上面的時間,然後,就這樣尿出來了!我用一種極誇張的姿態肯定和讚美他,好增強這個難能可貴的嘗試,同時又想要趁勝追擊,讓他換上小內褲。媽媽我總是學不乖,一興奮就忘記之前的慘痛經驗。他在換上內褲後,因為玩得太開心而尿濕了褲子,我們都嚇到了,但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反應對他極為重要:我可以變臉抱怨、也可以擁抱安撫,前者伴隨著驚恐和害怕,但我必須要讓他知道:我不會因為他尿溼褲子而不愛他。這件事情對我而言難度極高,畢竟站著說話腰不疼,當我面對著溼答答的床單被套時,我決定和顏悅色地安撫任務還是交給另一半吧!

 

允許退行

在這篇文產生的當下,如廁練習也還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我也不知道這個歷程到底會持續多久,即使孩子現在已經可以很快地坐上小馬桶尿尿,但還是會發生不小心就尿濕內褲的意外、或是孩子還是吵著要穿尿布,又或是明明才說不想尿尿,沒多久內褲卻濕了。孩子的進步就是這樣來來回回的呀!即使是發展成熟的大人,都還是有想要退縮回幼兒狀態的時刻,更何況是心智狀態才正在努力茁壯的孩子呢!因為退行,所以孩子可以喘口氣,不用總是那麼努力也沒有關係,於是我們可以一起練習面對退步、允許停滯、接納犯錯,這絕對是比脫掉尿布更為重要的事情

閱讀 135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22-03-25
蘇子喬

知識專長:
原生家庭關係、情緒紓壓與深度自我探索、嬰幼兒教養、憂鬱自殺防治

知識家簡介:
曾任大專院校兼任諮商心理師、失智症衛教心理師、企業專案心理師、居家長照心理師,目前擔任心不懶心理諮商所所長。
仍持續進修精神分析課程訓練,並運用在諮商工作中,也擅長使用咖啡、甜點、手工藝等媒材帶領紓壓及人際互動工作坊。


Facebook 粉絲專頁 心不懶心理諮商預約

 擅長專業議題
情緒議題、自我探索、人際議題、壓力調適、自殺危機相關議題

服務項目:

  1. 專題講座:
    憂鬱自殺防治
    人際溝通與互動
    長者身心保健

  2. 心理工作坊:
    咖啡/餅乾工作坊(紓壓、人際互動)
    自殺防治守門人工作坊

專業證照:

  • 諮商心理師
  • 國際咖啡吧檯師
  • 國際失智症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