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3 |
作者 

你聽過人際界線嗎?

人際關係是這一生中,我們無法避免,必須經歷的重要關卡。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與家庭有了連結,頻繁地跟父母、手足相處;長大後漸漸擁有自己的交友圈,建立起同儕的互動;接著,我們會陷入情網,展開一段段戀情,或許進入婚姻,組織家庭,學習與自己的孩子培養親子關係;當然,也勢必會在職場中,開始體驗另外一種型態的人際關係。

還有許許多多種樣態的人際關係,不見得能囊括在上述的人際樣貌中,但不論是哪一種「關係」,都可能會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資源與幫助;但同樣,也有可能是引發我們不舒服、壓力及情緒反應的來源。

在人際情境中,情緒的波動往往意味著關係中有些令我們不舒服的因素存在,而這些不舒服就像是在提醒我們,需要去正視關係中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或是長期累積了些什麼不愉快,是自己總是付出太多時間與金錢?還是某些重要的價值觀不斷地被挑戰、質疑?是投注過多的精神、注意力?還是總是被過度的要求、控制?

面對這些不愉快的情緒,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忍耐或忽視,但這些在關係中積累的負能量,很可能正一點一滴侵蝕著我們的人際界線(boundaries),而人際界線正是健康的人際關係、自我保護以及尊重自己的重要指標(C.Psych., 2022),所以,不論那些不愉快是什麼,想要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及情緒經驗,都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停下來,好好來整理與釐清。

界線,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分割線,而人際界線就是在人際關係中如何去劃分自己與他人,如何透過這一條看不見的線來保護自己,並且界定不得跨越的標準,以及需要的人際距離為何,更重要的,界線是我們為了能感到安全、擁有身心健康而向自己和他人表達的限制和需求,這樣的表達能幫助別人理解我們「能夠」或「願意」容忍的限制為何,並且讓我們保留有限的時間、精力、資源來照顧我們自己(Psych.,2022; Cmhc, 2021)。

我們可能會發現真的很少有機會去問問自己:「我的界線在哪?」尤其在華人文化中,以和為貴的思想自幼便圍繞著我們,不好意思拒絕、不要撕破臉,以及種種以愛之名加諸的好意,都可能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困境沼澤中,我們或許成為了「Yes man」,慷慨的讓身旁他人依賴自己,一次次的退讓、一次次的沒關係,但我們總有感到疲倦,甚至是精力耗盡的一天,當想休息或拒絕時,卻可能又因此被貼上自私、斤斤計較的批評標籤,更不用說還有內在湧現的罪惡感、愧疚感。

這也是為什麼要設立人際界線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僅僅需要足夠清楚地思考,更需要不斷的練習、經歷挫折、再接著練習,同時我們還需要有意識地去提醒自己是否又不小心陷入「Yes man」的循環中。因為失去界線短時間可能是情緒的波動與短暫的難受,但長時間下來所影響的就會是整體的身心健康,甚至是出現情緒耗竭(emotionally exhausted)或適得其反的情況,這些之後我們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與討論。

在進一步「如何建立人際界線」(How)之前,我們可以先花時間靜下來問問自己,目前是否有讓我持續、重複感到壓迫的的人際關係?如果有,那「是誰」(Who)以及「是什麼」(What)?這樣的思考可以讓我們更聚焦在自己的身上,也更有機會能去體察自己目前的人際與情緒狀態,並且,我們最想改變、調整的關係及標準為何,練習更貼近、認識自己,正好就是建立人際界線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花點時間,跟自己在一起,跟自己說說話,或許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第一次停下腳步來,想想自己的狀態,想想自己需要什麼。

參考資料

1.     Cmhc, K. rusnak. (2021, November 6). Setting Boundaries Efficiently- How to Identify and Set Boundaries in Your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happy-healthy- relationships/ 202106/setting-boundaries-efficiently.

2.     Psych, M. vermani c. (2022, May 4). Building Boundaries- Why Healthy Boundaries Are Good Self-Care.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deeper-wellness/202205/5-steps-building-boundaries.

閱讀 1923 次數
柯幸如

專長:青少年與成人議題、情緒與壓力調適、人際關係議題、生職涯探索、自我探索、系統合作與危機處遇

專家簡介:

  • 長任於大專校院工作,熟悉大專生議題,擅長系統合作與危機處理,亦有豐富家長、伴侶諮詢與個案會經驗。
  • 現持續服務於大專校院,並拓展服務場域至社區、安置機構與社福單位。
  • 結合多元專長(芳療、園藝)提供更多資源與策略來理解、幫助個案。
  • 豐富辦理公益演講、偏鄉服務隊與大型活動經驗,可提供各式媒材工作坊帶領、芳療及一般諮詢服務。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碩士畢業

擅長理論學派:人際歷程、焦點解決

近期講座主題經驗:

  • 青少年生涯及課業議題
  • 青少年如何經營人際關係與因應人際衝突
  • 社會青年感情面面觀-愛情、婚姻、金三角?

近期團體/工作坊主題經驗:

  • 乘著香氣DIY專屬好心情
  • 面對生涯轉換你需要練習的內外適應課題
  • 好好疼愛自己-綠苔球手作舒壓工作方(婦女團體)
  • 心手藝術市集-綠苔球五感練習
  • 早安,五感紓壓-綠苔球體驗工作坊(高中教職員)
  • 人際色彩-DIY專屬浮油花花園
  • 花與香的療癒旅程
  • 100種自我照顧的方法-捏捏綠苔球五感工作坊
  • 有感日常練習曲-嗅覺之旅,乘著香氣DIY專屬好心情

專業服務項目:

  • 個別諮商:青少年與成人發展議題、情緒與壓力調適、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生活適應、生職涯探索、自我探索。
  • 多元媒材工作坊帶領:情緒及壓力調適、人際議題、生涯議題。
  • 諮詢服務:家長諮詢、伴侶諮詢、個案聯席會議、芳療諮詢。

相關經歷:

現任

  • 東吳大學 兼任心理師
  • 台灣大學電資學院駐點心理師
  • 心田心理諮商所 兼任心理
  • 伯大尼兒少家園 兼任心理師
  •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合作心理師

曾任

  • 北科大專任心理師(2016-2021)

專業證照:

  • 諮商心理師
  • 國際芳療師(NAHA)
  • 園藝治療師
  • 長照人員 Leve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