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這個既充滿機會、也使人徬徨的地方待了三年,聽過太多身邊朋友真實的苦惱和焦慮,今天想聊聊在學業、生涯規劃上「我應該往哪裡去、要怎麼確定是否要轉換跑道?」的四個思考,從了解自己的價值觀開始,確定自己想要的路,接著帶領你直面改變的害怕、降低自己做決定時的焦慮、提高決定的品質,並在最後,提供一些試探的小行動和反思。
你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好奇,換作是古代人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在《大學》裡提到: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凡物有根本和末尾,凡事有結束和開始,知道終與始的優先順序,便離「道」不遠了)
大學是古代教導如何做人的書籍,這段話其實也是現代生涯發展諮詢師會告訴你的事。
「先要確立終點,才能確定你該往哪裡走,而人生的終點和起點,決定了你的過程,確定終點比你現在所在的起點更加重要。」
如果對你來說,不需要為了生活開銷傷神、煩惱錢的問題,享受富足的物質快樂、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是你理想中的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賺錢可能是你的價值觀,你凡事的第一考量,也就是你努力的方向。
如果你覺得,做自己有興趣、喜歡的工作才是生活,一天八小時、一週五天,你希望自己1/3的人生中做的是讓自己快樂的事,那麼追求興趣和自我,可能是你的價值觀,讀一個賺錢但是自己不喜歡的科系、做一個高薪自己卻不喜歡的工作,大概不會是你的目標和人生道路。
為了釐清我自己的價值觀,我時常和身邊的人、父母的朋友討論這些問題,結果我聽到了各式各樣的答案,身邊的理工科系朋友告訴我:「以大環境來講,理組薪水比較穩定,想花錢就花錢對我來說超重要的,我一定會走這方面的工作。」我也聽過大學讀化學系,在大三決定轉換跑道,現在是個心理師的社會人士告訴我:「雖然薪水比較少,但我不希望我的工作只是為了增加實驗的效率和技術的改變,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時常接觸到人、有變化,我在心理學上的熱情總是推動我不斷精進自己、想要學得更多、變得更厲害,我想要這樣的熱情在我的生活中。」
我也遇過在讀化工所的研究生說,他的夢想是開咖啡店,他會當工程師當到自己存夠了錢後辭掉工作,找一個漂亮的地方,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廳。雖然他先選擇了賺錢,但他的價值觀告訴自己,夢想才是第一優先,穩定的工作只是過程,而非他想抵達的目的地。
在思考自己的終點(目標)時,可以先問問自己: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第二重要的是什麼?什麼要素構成我理想的生活?這是一題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希望發揮自己強大的能力或技術、受人景仰、擁有和朋友家人相處的時間、少變化而穩定的生活。就算是很奇特古怪的答案也沒關係:常常出國、每天有漂亮的衣服穿、想要危險刺激的體驗,都可以。這些堅定地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人們,都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探索和經歷才找到自己的價值觀,找到自己心中的優先順序後,該如何努力達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這張指引過程的藍圖才會顯得清晰。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價值觀無論好壞與高低,只有適合或不適合你,什麼樣的衣服穿在身上最舒服,只有你知道。
➡️如果你發現自己還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那麼你需要的是更多的探索、生活體驗、以及自我覺察,這需要一些時間,問問身邊的朋友、家人,或是先從自己絕對不想要的價值觀著手,也會有所幫助。
作者介紹:邵敏華
心不懶實習生,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在讀中。曾任 大學通生涯探索課程助教。曾撰稿另一篇探討社交的文章⟨ㄟ你朋友很多欸,為甚麼啊⟩在medium上,興趣是文字、電影、音樂和公共議題,學習心理學是想找到自己是誰,未來的路還很長,希望可以繼續透過文字與大家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