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不是與身俱來的能力,所以許多家長在處理手足間的玩具分享或同學間的輪流玩會遇到一些困難,尤其現今的社會孩子較少與其他的孩子互動,因此更難建立這樣的觀念,到底怎樣才能建立起孩子分享的概念呢?

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身處於熱鬧的社交場合卻無法融入;看著別人交朋友似乎很容易,自己卻總是一個人;或是在各種聚會中感受到無比的空虛,沒有歸屬感。

這些感受,心理學家稱之為寂寞/孤獨(loneliness)

心理師文化旅店(The Third Culture Space)

用聽故事來創造有意義的生命連結。由無國界心理師Evon主持,每集訪問一位多元文化代表人物,或是在國際間從事文化平權工作的心理助人工作者。

一起關心在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的故事。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值得傾聽。

最近疫情不太穩定,每天增加的本土案例又開始讓我們心驚膽跳,面對防疫,你是不是只想嘆氣,又覺得提不起勁?如果是,很可能我們漸漸產生了防疫疲勞。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影響防疫疲勞的因素可分為社會脈絡以及個人能力,社會脈絡大多與政府的政策有關,而在個人能力上,我們有四個面向可以去安頓自己,增加面對疫情時的忍受力,同樣也降低防疫疲勞的機會。

「如果我能在多做一點就好了」面對好友離世,我這麼想

在疫情肆虐之下,憂鬱、焦慮、恐慌……等等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也隨即而升。

在我服務的大學場域裡,在2021年,也出現過往不曾出現的現象:待排個案創新高、自殺通報創新高。等待的個案高達百位,至學期末仍無法排進諮商;每日一例通報,成了學校諮商中心的工作日常。

疫情發生至今已經將近兩年,台灣的防疫工作仰賴優秀的團隊與民眾的團結,得到國際間有目共睹的良好成效。但這一年多來,面對每天的確診數據、隔離措施、人際疏離,或是在生活當中的限制與損失,相信每個人的身心都累積了許多的壓力,這些壓力或多或少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感受、想法與行為造成了負向的影響,或可能讓防疫的行動漸漸變得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