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研究所時期,高齡長者就被我視為未來服務的重點對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出自於對家中長輩的關懷與愛。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明明很愛她,但還是一直頂撞、或是一直想要往外跑,覺得彼此距離如果太過緊密,會讓自己感到窒息,但自己所追求的、所行動的方向,卻無一不是朝著對方前進。

        前陣子行程精實的國小生,一夕之間變成新聞熱門的關鍵字,我的同溫層友人瘋狂轉發補習班的文章,幾乎是毫不費力的,可以看到主播媽媽的文章被截取和轉貼,補習班反覆的澄清「孩子真的很快樂」,面對大眾排山倒海的質疑,這樣的回應頗有「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意味,接下來父親的背景被挖出來,雄厚的經濟實力更彷彿在回應輿論「平凡人哪懂菁英的培養呢?」

『我怎麼總是在照顧別人?在替別人著想?我的時間全都留給別人了!』當你意識到的時候,你可能已經好累好累好累了…

「我需要心理諮商嗎?」如果你有這個疑惑,也許可以問問自己是否也有檢核表中所列的狀態。
藉由心理諮商獲得改善的人身上,歸納出以下十種諮商之前常見的自我狀態,曾在他們的生活中反覆、經常或持續發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與方法改善。

關於心理協助,我們常聽到「心理諮詢」與「心理諮商」這兩種說法,但你知道嗎?「諮詢」、「諮商」其實是不一樣的專業心理協助...

已經是青少年的達達緩緩地說出:「我國小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就被大家笑,大家說我很笨所以要上資源班。漸漸的大家都不跟我玩,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我去上資源班就要被大家笑。我不討厭上資源班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因為這樣就討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