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告訴你:「試著去接納決定可以不完美、未來勢必不可預測」
在面對生涯上的一千種抉擇時,你是極大化型決策者、還是滿足型決策者?
阿如最近心跳總是忽快忽慢的,偶爾還感覺喘不上氣,甚至有些暈眩,去看了醫生後,醫生告訴他,你的身體沒有問題,難道真的只是自己想太多嗎?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找不到原因的身體不舒服,可能是你的情緒在跟你求救哦。
你是這種人嗎—有想要改變的想法和衝動卻總是不敢行動,是什麼讓你害怕改變?
一年一度的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剛結束,恭喜各位考生戰士們完成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大關卡,達成嶄新的里程碑。不知道大家在等待放榜時是否會因此而感到焦慮呢?也許是擔心成績是否能夠選填理想科系,也許是對於要就讀什麼科系而感到迷茫,又或者是憂慮達不到父母的期望,那我們一起來探索,焦慮是什麼吧!
在大學四年裡,給還在迷惘、想要改變卻不知從何處開始的你是否應該轉換跑道的思考和勇氣。
焦慮和迷惘,似乎是當代學生的共同語言,當選擇變得多元且自由,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好難。
你是否隱隱約約覺得目前的生活不適合自己,但是沒有勇氣真的做出改變,脫離現有的舒適圈。
想要轉換跑道,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於是繼續留在自己不喜歡的領域裡度過每一天。
怕失敗、怕後悔、怕比別人多晚幾年。
『我想要交到好多朋友』/『我好擔心我不被喜歡』/『我不想成為邊緣人』
曾為青少年的我當時有許多人際上的渴望與焦慮,比起家人和學業,我更花時間與力氣關注身邊的同學、朋友。每天每天都在想著如何討人喜愛、受到關注,當朋友們因為我的某個言行舉止哈哈大笑時,我就會反覆地做出這些行為,確保他們跟我在一起時是開心的。然而,當放學我回到家中,卻總是感受到無比的空虛與不踏實...
本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留在本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的 cookie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