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家裡有一個以上的孩子,照顧者無法逃離的命運大概就是協調手足競爭。通常照顧者會被期待站到和事佬或法官的位置上,進行調解也好、宣布判決也好,這絕對是一個極度疲倦的過程,考驗照顧者的耐性和時間管理,即使作為心理師,光是想到我們家的孩子可能會為了那些事情而僵持不下,我都還是覺得一陣寒慄,最好能夠超前佈署,例如什麼東西都盡可能準備兩份、如果不得已就不要讓另一方發現、或是在雙方宣布開戰之前就先做些什麼安撫雙方....可惜兒童就不是我們可以完全掌握的生物,總是會給我們意外驚喜,即使我們再努力,兩個不同的人共同相處,就一定會產生磨合的過程,重則肢體、輕則口語,這些衝突的過程,讓人血脈噴張、心情焦躁,因為這樣的不舒服,我們預設衝突就是應該被盡力避免的,而忽略了衝突存在的意義。

青少年為何需要黏在螢幕前?

疫情後人手一機,無論是學習或休閒用途,因為社會變化與科技的使用習慣,掛在螢幕前成為現在孩子的日常。這會與父母成長的脈絡非常不同,過去的休閒活動可能一起出遊、吃美食等,但餐桌上/交通行徑間,孩子可能會不斷要求看手機,青少年則是直接用螢幕擋住交流與互動,而在寒假居家時間對親子關係影響更為明顯,家長最困擾的:「要如何限制他一直用手機?」而發生親子衝突。

心不懶 2024年五月 社區講座/工作坊 開放報名囉!!

趕快手刀撥打報名專線02-2898-3445(心不懶喘息咖啡店接受報名時間12:00~18:00)

      不得不說,女性的子宮是一件神秘又私密的存在,神秘到有時候連本人都想不懂她、又私密到難以公開的和別人討論:不是不想討論喔!是不能、也不知道怎麼去討論。我記得有位女性婦產科醫生在詢問我的懷孕史時,除了一次次確認懷孕、流產和生產的經驗外,一邊又加問一句:這些要保密嗎?我當下有些意外,但仔細一想又覺得這個問題似乎滿貼心的?因為這是我的子宮啊!有哪些歷史我何必鉅細靡遺地讓現在的另一半知道呢?

          在我的研究所時期,高齡長者就被我視為未來服務的重點對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出自於對家中長輩的關懷與愛。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明明很愛她,但還是一直頂撞、或是一直想要往外跑,覺得彼此距離如果太過緊密,會讓自己感到窒息,但自己所追求的、所行動的方向,卻無一不是朝著對方前進。

        前陣子行程精實的國小生,一夕之間變成新聞熱門的關鍵字,我的同溫層友人瘋狂轉發補習班的文章,幾乎是毫不費力的,可以看到主播媽媽的文章被截取和轉貼,補習班反覆的澄清「孩子真的很快樂」,面對大眾排山倒海的質疑,這樣的回應頗有「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意味,接下來父親的背景被挖出來,雄厚的經濟實力更彷彿在回應輿論「平凡人哪懂菁英的培養呢?」

Google引擎搜尋心不懶

心不懶心理諮商所

心不懶,在北投陪您一起聊心事!

台北市北投區西安街一段165巷9弄1號1樓

class


心不懶喘息咖啡

北投概念館 五股概念館

class


照顧支持小站衛教諮詢

台北市社會局照顧小站我挺你!

class

心不懶喘息咖啡/心理諮商所為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認可之照顧支持小站,以自辦或結合資源之方式,於站內提供家庭照顧者相關的訓練或紓壓和團體活動,並提供相關諮詢、衛教,視需求協助轉介給各區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以便提供進一步服務。


心理觀測站

一分鐘簡易心理測驗,揭開內心的小秘密,快來試試,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
 

認識心不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