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櫻和好朋友阿瑞在咖啡廳裡聊天。

小櫻:「最近我們老闆不知道發什麼神經,丟一堆工作給我,每天都加班又不給我加班費。」

阿瑞:「工作又不能說不做就不做,你應該很悶吧,壓力這麼大,要不要去找心理師聊一聊啊?」

小櫻:「唉唷我又沒病,況且我不習慣跟陌生人聊天,跟你聊就好啦!」

阿瑞:「去諮商不代表有病,而且那跟我們聊天不一樣喔…」

您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印象是不是和小櫻的很相似呢?許多人都和小櫻一樣覺得那是憂鬱很嚴重、精神病、想自殺的人才需要的,生活上的瑣事跟朋友聊一聊就好了,還不用花錢多好!其實這是很常見的迷思與誤解,那麼「心理諮商到底是甚麼呢?」

因為心理計量的學習背景,經常會關注生活中常見的「歸因偏誤」,尤其是在心理諮商歷程,如何理解求助的個案,將對處遇的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干擾)。什麼是歸因偏誤/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從常見的一些社會統計文章就可以容易發現類似的例子:

童年傷痕這一書作者中野日出美,以溝通分析為理論,並且融合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並搭配米爾頓-艾瑞克森的催眠療法,所創立的「依戀重生療法」,用來修復那些童年受困於不良的依附關係的人,循序漸進的帶領當事人,重建內心安全堡壘,成為一個獨立、成熟,有能力開展愛的人。

這本書前半部分主要在介紹依戀障礙與童年傷痕對人的影響,也列出了五種毒親父母的類型:

►關係疏離、防衛冷漠「冰山型父母」
►過度介入、緊迫盯人的「直升機父母」
►對孩子施加身心暴力的「破壞型父母」
►無法依靠的「家家酒父母」
►為達自身目的利用孩子的「糖果屋父母」

認識陳永儀博士是在TED「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這段演講。陳永儀博士開頭就說:「如果我跟你說在台灣那些性侵暴力犯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比我們大學生要好的很多,你們相信嗎?」這句具有反差開頭非常地吸引人,讓人開啟了重新定位認識情緒這件事情。如同這本書《感情這件事》不單純是一本認識心理的書籍,這是一本任何人閱讀都會很有收穫的書。無論是一般讀者、助人專業工作者、尋覓人生困境解答的讀者、正處在不同生命角色中的云云者,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相應的生命影子,藉著陳永儀博士理性、溫暖、貼近的文字,在閱讀中跟著書中角色一起思考,一起整理自己。

2019的台灣回顧過去20年心理專業的推展,可從1999年9月21日一場大地震,震驚了國人對居住安全的危機意識,同時也搖醒了國人對心理疾病的危機意識,在一群心理與助人前輩的積極推動之下,促成了心理師法的通過,開啟了台灣心理專業工作的新頁。然而,在這樣時空背景之下修訂的心理師法,心理師屬於醫事專業人員類別,比照醫事人員規定心理師必須執業登記在固定的合格機構,且在心理師執業內容規範中多以心理功能、疾病診斷與治療(諮商)為主,這意味著「機構化」的標準協助流程,框限了民眾接受心理協助的形式,同時也可能忽略民眾因個別條件的不同,需要的協助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Google引擎搜尋心不懶

心不懶心理諮商所

心不懶,在北投陪您一起聊心事!

台北市北投區西安街一段165巷9弄1號1樓

class


心不懶喘息咖啡

北投概念館 五股概念館

class


照顧支持小站衛教諮詢

台北市社會局照顧小站我挺你!

class

心不懶喘息咖啡/心理諮商所為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認可之照顧支持小站,以自辦或結合資源之方式,於站內提供家庭照顧者相關的訓練或紓壓和團體活動,並提供相關諮詢、衛教,視需求協助轉介給各區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以便提供進一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