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或是壓力存在於貌似平常的生活日常,而很多時候忽略自己的身心健康成為生活中的反射動作,覺察到身心所提出的警訊而找到資源協助是照顧自己,而不至於到無法承受然後大爆炸,元氣大傷。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不好,有病識感及時求助,就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跟負責:)
1997年的盛夏,阿勇與父親正一邊吃著午餐配新聞節目。電視裡正播著「警方以妨害社會善良風俗之嫌,大規模取締常德街聚集取樂之男同性戀四十餘人帶回偵辦」的新聞。
父親:「這些人真是不要臉,好好的男人去做什麼同性戀。」 ...
療癒故事X手作烘焙帶你走進心理師的暖心世界!
透過一篇篇故事,帶你審視、覺察自我狀態,從手作烘焙的過程,讓你停下腳步,與自己相處,從視覺到觸覺,帶你運用5感調整內在的情緒,讓你逐步傾聽內心,享受與自己的約會時光。透過30道甜點烘焙,帶你看見每則個案背後的故事,讓心理師帶你從故事中直面自身狀態。
常常接到心理治療轉介的病人都不清楚心理治療在做什麼,因此從以前就想做個介紹心理治療流程的懶人包,除了提供給民眾更清楚外,自己也好運用來解釋給病患聽,因為自己也接受過一年的心理治療,起初也都是充滿未知,所以都感到很焦慮,甚至不想去,所以初步的了解治療內容與過程或許可降低這些不必要的焦慮感。
什麼是自我覺察?
開心的時候知道自己開心,生氣的時候知道自己生氣。聽起來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因為不清楚自己的立場想法,或因為我們說不清楚某些情緒,所以讓自己做出了不喜歡的決定,或陷入莫名的煩躁、低落等負向心情。
學習自我察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未來我們也會有許多的作品,讓大家有機會用不同的方法更了解與認識自己!
「相對剝奪感」一詞,我想每個人對它並不會陌生。 相對剝奪感是指,你看到一個跟你覺得條件差不多的人,擁有你所沒有的,進而產生的憤怒、怨恨、不滿等等的負面感受。但是你知道嗎?一樣經過與他人比較,自覺相對富足的人,也有所謂的「相對罪惡感」。
本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留在本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的 cookie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