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不太穩定,每天增加的本土案例又開始讓我們心驚膽跳,面對防疫,你是不是只想嘆氣,又覺得提不起勁?如果是,很可能我們漸漸產生了防疫疲勞。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影響防疫疲勞的因素可分為社會脈絡以及個人能力,社會脈絡大多與政府的政策有關,而在個人能力上,我們有四個面向可以去安頓自己,增加面對疫情時的忍受力,同樣也降低防疫疲勞的機會。

「如果我能在多做一點就好了」面對好友離世,我這麼想

在疫情肆虐之下,憂鬱、焦慮、恐慌……等等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也隨即而升。

在我服務的大學場域裡,在2021年,也出現過往不曾出現的現象:待排個案創新高、自殺通報創新高。等待的個案高達百位,至學期末仍無法排進諮商;每日一例通報,成了學校諮商中心的工作日常。

疫情發生至今已經將近兩年,台灣的防疫工作仰賴優秀的團隊與民眾的團結,得到國際間有目共睹的良好成效。但這一年多來,面對每天的確診數據、隔離措施、人際疏離,或是在生活當中的限制與損失,相信每個人的身心都累積了許多的壓力,這些壓力或多或少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感受、想法與行為造成了負向的影響,或可能讓防疫的行動漸漸變得鬆散。

「慢性疲勞」不像急性壓力那般瞬間強烈衝擊人的身心,反而更像是一鍋離不開且難耐的溫水,讓人逐漸失去了警覺與知覺,以為自己還可以「應付」,但其實身心的耗電速度,跟不上平時休息的充電速度,直到沒電(耗竭)倒下為止。

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或是壓力存在於貌似平常的生活日常,而很多時候忽略自己的身心健康成為生活中的反射動作,覺察到身心所提出的警訊而找到資源協助是照顧自己,而不至於到無法承受然後大爆炸,元氣大傷。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不好,有病識感及時求助,就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跟負責:)

常常接到心理治療轉介的病人都不清楚心理治療在做什麼,因此從以前就想做個介紹心理治療流程的懶人包,除了提供給民眾更清楚外,自己也好運用來解釋給病患聽,因為自己也接受過一年的心理治療,起初也都是充滿未知,所以都感到很焦慮,甚至不想去,所以初步的了解治療內容與過程或許可降低這些不必要的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