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行為一直是國內教育單位十分重視的兒童及青少年議題,許多研究都指出不論是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都能夠預測未來的偏差行為及身心健康問題,因此各國中、國小的網站都能發現宣導海報及短片,教育部也創立了「防制校園霸凌專區」,試著透過各式管道消弭校園中的攻擊行為。然而,霸凌不單單指肉體、肢體上的外顯傷害而已,許多沒有證據、不留傷痕的攻擊方式,同樣值得被重視與注意。

在你我的身邊,總是會有一些人讓你情緒低落的時候想到他;

也有一些人即使心情再沉重,也不會讓人看出一點端倪:他們把自己的不好掩飾得很好。

在我的心理師同溫層裡,並不避諱去面對自己的各種低潮和黑暗,

我們有同儕支持小團體、有專業督導、也有自己的心理師,

正因為這樣,當我們在對話的過程裡提到「我的心理師說...」並沒有人會為此感到驚訝,

可能是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日常,我有時候會忘記對許多人而言,心理師並不是一個日常會出現的角色。

雖然自古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

然而歌頌淚水的歌曲總不時被傳唱:

「哦眼淚~眼淚都是我的體會~成長的滋味」——范曉萱《眼淚》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劉德華《男人哭吧不是罪》

我們是一群在心不懶喘息咖啡相識的幾個心理人;彼此都有心理學相關背景,創立Podcast頻道的初衷是想分享與介紹潛藏在生活潮流與事件中的心理學名詞與小知識,帶各聽眾輕鬆探索心理學世界的樂趣與奧妙。

「我從少女時期就認識他,然後一起進入婚姻,我們的關係説是細水長流,卻也好像漸漸少了一點激情與悸動,最近更開始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就像只是住在一起的兩個人」。

敏敏在晤談中淡然地說出這些話,神情帶有悲傷,也有種憂愁與無奈。

這不是一篇心理文章,而只是一篇自我提醒的歷程記錄,因為不只有坐馬桶,我們要一起學習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得我心裡發寒?)我的大寶差不多在一歲半的時候接觸到馬桶寶寶這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