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簡介:
心不懶創辦人;推廣以「民眾需求」為本位的心理協助,結合心理學、輔導學與紓壓活動的資深諮商心理師。同時擁有國際咖啡師、廚師、街頭藝人等執照。擅長運用非洲鼓、咖啡、繪畫等不同活動方式,引導身心紓壓、自我探索。擔任多所大專院校、新北市政府、企業等合作心理師及專業督導。
擅長議題:
家庭親子、兒童、青少年心理,生涯探索、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憂鬱/躁鬱、焦慮、自殺防治暨危機處遇、生態觀點個案管理。
擅長理論學派:
焦點解決心理諮商、敘事心理治療/家族治療、正念心理學。
現任:
心不懶線上心理成長智庫/諮商所/喘息咖啡 執行長
相關經歷:
專業證照:
近期講座主題經驗:
近期團體/工作坊主題經驗:
專業服務項目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指出自殺相關精神疾病、人格疾患及身體疾患一文中指出從開發與已開發國家的研究統計顯示;自殺身亡案例有精神疾病者的盛行率高達80%以上,其中以情緒性疾病的終身自殺危險率最高。
「我需要心理諮商嗎?」如果你有這個疑惑,也許可以問問自己是否也有檢核表中所列的狀態。
藉由心理諮商獲得改善的人身上,歸納出以下十種諮商之前常見的自我狀態,曾在他們的生活中反覆、經常或持續發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與方法改善。
不少民眾希望能了解自己或家人的身心狀況,求助心理諮商/治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心理疾病診斷並非心理師的職責,根據醫師法的規範:醫師才能為病人下診斷。那麼心理師提供的「心理衡鑑」又是什麼呢?
「我有錢,然後我又沒錢了,然後我又賠錢,一切都發生的如此快」
「昨天才看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死亡案例增加」
在短期個人經驗難以承受,造成言中的身心失衡,容易出現急性壓力失調
急性壓力失調後身心會有哪些反應?
可以如何自我照顧?
常有人說:「喜歡是淡淡的愛,愛是深深的喜歡。」
心不懶說:「別再相信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了,到底是喜歡還是愛?」
我們提供您以心理學的方式,來釐清這流傳亙古的戀愛迷津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留在本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的 cookie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