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壓力

「慢性疲勞」不像急性壓力那般瞬間強烈衝擊人的身心,反而更像是一鍋離不開且難耐的溫水,讓人逐漸失去了警覺與知覺,以為自己還可以「應付」,但其實身心的耗電速度,跟不上平時休息的充電速度,直到沒電(耗竭)倒下為止。
「你周末晚上有空嗎?」 面對他人開口詢問,你打開google日曆,滿滿的被標上許多工作事項、聚會,連假日也不例外,就僅剩那個被問到的周末晚上是空白的。你原本想著那個晚上終於可以喘口氣,就待在家裡好好休息...... 但看著那塊空白,你覺得好像好難開口說出「我沒空耶。」
你是否...被重大生活事件、生活細小瑣事、自我要求、角色多元搞到壓力山大? 常常忘記自由的空氣是什麼? 檢視一下自己的壓力指數!看看是不是開始需要提醒自己的開始好好呼吸唷 !
「人是一種容易陷入單一思考化的生物」這不是在說我們人都是單細胞的退化腦,而是我們天生大腦,構造就是如此。前陣子,有本蠻火紅的書「有限理性」;到跟之前的「快思慢想」,就是用經濟學的角度切入,告訴我們,大腦並不是理性的,而是會受到心理、生理所影響,做出非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疫情的三級緊戒對許多人而言是措手不及的生活驟變,尤其廣大家長們面對孩子上學與托育暫停後該如何安置小孩而傷透了腦筋。即使有親友後援的家長,也可能面臨每天接送孩子的奔波、成為假日父母、祖父母到家裡同住以便照顧小孩這樣的生活變化。
理性是人區別於一般動物很重要的素質,我們的理性思考是有意識的,但有時情緒上來了,還真的忍不住,當場翻臉,不小心讓情感佔據了主導的位置,你—可能杏仁核被狹持了。
第 3 頁,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