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潮眾多的捷運上,傳來非常明顯的哭喊聲
馬上就能聽出來是小孩的哭鬧的聲音
伴隨而來的是父母不斷的「噓~不准哭。你看大家都在看你,你在這樣叫會被趕下車喔。」
的確大家都在看那小孩,因為目光被孩子的聲音吸引,有許多人對那家庭投出好奇的眼光
這時父母壓力隨著目光的聚焦逐漸提高,開始更用力的希望孩子安靜
也因為焦慮和壓力的促使下,父母開始從柔性勸導到強硬施壓
「你再哭等一下回家你就知道,還不閉嘴?還有聲音?」
這時孩子的哭鬧聲明顯降低許多,但還是可聽見啜泣聲
這時父母的耐心已經用光了,「啪」響亮的一聲
本來只剩下啜泣聲的孩子,因為痛整個嚎啕大哭
父母的怒氣也伴隨哭聲增加,從此刻起到離開捷運車廂都不斷的在訓斥孩子,警告他再不閉嘴回家要他好看
如果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為虎媽式的親職教養敲響了警鐘,那麼《狼的孩子雨和雪》便是以和煦的方式,貼心提醒家長們適時放手。
曾有看倌撰文疾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掀開教養困境,卻不給父母一把避雨的傘。》我能理解作者立意,因我也同樣為劇中的父母感到心疼。虎媽與受壓迫變形的孩子,是每集戲裡的共通元素,然而戲越看下去,越不得不自問,是什麼樣的文化傳承與社會脈絡,共構了這樣的教養方式,讓時代更迭即便到了看似多元民主的21世紀,這樣的戲仍能喚起如此滔天似的國民性集體共鳴,我們仍是如此需要這樣的血薦經典作為儆醒與警惕。原來,時代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般進步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