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人選擇參與自我或心靈探索的課程,這些課程吸引著渴望解開內心困惑,並突破生活困境的學員。這些課程通常以「深度探索」為吸引力,鼓勵學員深入了解自己,揭開那些隱藏的真相。專家們以這個概念吸引渴望認識自我的人,期望他們能夠探索內心深處的無限潛能,並在這過程中發現一個全新的自我,仿佛能像喚醒「查克拉」(動漫:火影忍者)一樣釋放出隱藏的能量。

火球祭上的《卡加布列島》歌曲,透過YOYO家族帶領的大合唱,引發了無數大朋友的情感共鳴。當我觀看影片時,內心湧現的不僅是熱情與純真,還有深深的懷念與感慨。是什麼讓我們聽團仔陷在其中,我想,或許來自於我們感受到的懷舊(nostalgia)情緒。

「老師,不可能啦!你太誇張了!」、「小孩這樣是正常的,長大就好了」、「他只是比較皮,你怎麼說他過動?」、「我小時候也這樣啊,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沒事啦!」這是很多爸爸媽媽在聽到學校老師反應孩子疑似過動時常常出現的OS...當孩子的不當行為已經超出教師的負荷範圍時,導師只能評估過後向父母反應,請爸爸媽媽帶孩子尋求進一步的專業資源。然而這對父母來說,可謂是天上飛來一大顆隕石砸在他們家...

若家長觀察到孩子總是忘東忘西、坐不住、無法專心時,可能會覺得孩子只是太調皮,也可能擔心孩子不夠認真。事實上,這些行為可能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有關,也就是一般所謂過動症或ADHD。

「天啊!要遲到了怎麼辦?」

「好努力想集中注意力,但工作時還是常常分心,效率好差…」

「我忘記我的東西放在哪裡了!」

          在我的研究所時期,高齡長者就被我視為未來服務的重點對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出自於對家中長輩的關懷與愛。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明明很愛她,但還是一直頂撞、或是一直想要往外跑,覺得彼此距離如果太過緊密,會讓自己感到窒息,但自己所追求的、所行動的方向,卻無一不是朝著對方前進。

第 1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