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長:
原生家庭關係、情緒紓壓與深度自我探索、嬰幼兒教養、憂鬱自殺防治
知識家簡介:
曾任大專院校兼任諮商心理師、失智症衛教心理師、企業專案心理師、居家長照心理師,目前擔任心不懶心理諮商所所長。
仍持續進修精神分析課程訓練,並運用在諮商工作中,也擅長使用咖啡、甜點、手工藝等媒材帶領紓壓及人際互動工作坊。
擅長專業議題
情緒議題、自我探索、人際議題、壓力調適、自殺危機相關議題
服務項目:
專業證照:
那天孩子窩在房間裡,不知道在玩些什麼,當我意識到「孩子安靜一定沒好事」並衝進房間時,她已經自己轉開了一罐極度滋潤的藥膏,手上、臉上、頭髮上、以及那一整條藥膏上,全都油油亮亮的、看到她黏呼呼的手,我覺得我已經無法用氣呼呼來形容...
在你我的身邊,總是會有一些人讓你情緒低落的時候想到他;
也有一些人即使心情再沉重,也不會讓人看出一點端倪:他們把自己的不好掩飾得很好。
在我的心理師同溫層裡,並不避諱去面對自己的各種低潮和黑暗,
我們有同儕支持小團體、有專業督導、也有自己的心理師,
正因為這樣,當我們在對話的過程裡提到「我的心理師說...」並沒有人會為此感到驚訝,
可能是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日常,我有時候會忘記對許多人而言,心理師並不是一個日常會出現的角色。
「你自己不就是心理師嗎?我有心事為什麼不能找你談?」朋友問我。
「就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了,所以才不適合啊!會有雙重關係的問題啦!」
「什麼是雙重關係?會有什麼問題嗎?就是因為你比較了解我,所以你可以更快給我有用的建議啊!而且你都知道我發生過的事情,我就不用再和另外一個人重新講了。」
不要把地上的東西放嘴巴!
不可以站那麼高,很危險!
電視不能看那麼久,眼睛要休息一下!
家有小兒的我,這種不要、不可以的造樣造句,在相處的時間裡每幾分鐘就要上演一次。然而這樣的句子說出口,一陣懊惱就湧了上來:
這幾天看到了先前一則新聞,標題是「辛龍思念劉真走不出家門,遭吳宗憲下最後通牒」,在劉真過世的那段期間,我也正好遇上阿嬤過世,看到這類的新聞,特別有感觸。
面對摯愛的離世,是我們生命無法逃避的課題,而這個社會是否允許我們盡情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