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是一位已經出社會五六年的上班族,每天上班八小時,但其實小光夢想成為一位藝術家,他不想做千篇一律又沒有成就感的工作。但每當小光回到家時,總是感覺很累,只想滑手機。小光不敢貿然將所有心力投入在興趣當中,擔心自己失敗,只能趁休假的時候偶爾做做一些嘗試,但時常對成果不甚滿意;小光很迷茫,覺得沒有一件事做得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光彷彿還在原地打轉,無法前進的小光陷入焦慮,什麼事都做不好...

小美是一位青春活力的學生,除了學業,平時還有打工、社團、談戀愛。小美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前一件事情還沒做完,下一件事緊接而來;事情總是趕在最後一刻完成,成果卻也是馬馬虎虎;小美已經覺得很累了,卻總是被提醒哪些事情忘了做。生活中有太多事情讓小美好挫折,小美漸漸地失去對生活的熱情與活力,每天只想躺平...

在上一篇文中提到,在人際關係中,當他人的反應不如你所期待,我們可以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強求他人滿足我們的期待,也不用過於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無足輕重。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練習呢?

最近半夜偷閒時,我常打開瑯琊榜24小時輪播馬拉松回味。裡面有一段蕭景睿對梅長蘇說的話,我每次看都依然覺得很被觸動。

什麼是自我覺察?

開心的時候知道自己開心,生氣的時候知道自己生氣。聽起來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因為不清楚自己的立場想法,或因為我們說不清楚某些情緒,所以讓自己做出了不喜歡的決定,或陷入莫名的煩躁、低落等負向心情。

學習自我察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未來我們也會有許多的作品,讓大家有機會用不同的方法更了解與認識自己!

「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句話,從哪來?其實,它來自「聖經」(使徒行傳 20:35)。或許,在我們小時候還不懂世事時,父母、老師、長輩會常常告訴我們,要懂得分享、禮讓,才是一個成熟的人,你也會因為給予,而讓心靈更富足、更快樂。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