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行為一直是國內教育單位十分重視的兒童及青少年議題,許多研究都指出不論是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都能夠預測未來的偏差行為及身心健康問題,因此各國中、國小的網站都能發現宣導海報及短片,教育部也創立了「防制校園霸凌專區」,試著透過各式管道消弭校園中的攻擊行為。然而,霸凌不單單指肉體、肢體上的外顯傷害而已,許多沒有證據、不留傷痕的攻擊方式,同樣值得被重視與注意。

「我從少女時期就認識他,然後一起進入婚姻,我們的關係説是細水長流,卻也好像漸漸少了一點激情與悸動,最近更開始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就像只是住在一起的兩個人」。

敏敏在晤談中淡然地說出這些話,神情帶有悲傷,也有種憂愁與無奈。

大多數的人並不喜歡直接在人際關係中表達不滿,不論是親密關係、同儕、職場,甚至是家人都是如此,因為當我們提出問題,很容易被視作在抱怨、指責,反而讓關係更加緊張,彼此的談話還可能轉變為爭吵、冷戰,到最後我們甚至忘記為什麼要提出問題,又或是自己最一開始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經營人際關係是我們一生中重要的課題,良好的人際關係已有許多研究顯示與感到幸福有正向關連。因著每個人的特質差異,有些人擁有與生俱來的魅力,讓人容易靠近;有些人則較內向害羞,需要花上更多時間才有機會建立人際關係。

不同於人格特質,社交技巧就像是肌肉一樣,在人際關係中是可以鍛鍊的,能夠透過持續練習、提供營養來增加肌肉量;反之,若長時間不使用,則肌肉量(人際技巧)也會逐漸流失(Winch,2020)

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身處於熱鬧的社交場合卻無法融入;看著別人交朋友似乎很容易,自己卻總是一個人;或是在各種聚會中感受到無比的空虛,沒有歸屬感。

這些感受,心理學家稱之為寂寞/孤獨(loneliness)

她叫小芳(化名),是我的個案,我和她一起工作已有段時間。 
她因為工作上的壓力,前來找我會談,我們已在同一個話題上打轉多次。
「你知道嗎,我真的不瞭解,我跟他講了好幾次了,他還是給我錯的東西。」
「這到底有什麼難的,不懂欸。」她很氣憤地說著,又攤手表示無奈。

第 2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