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中提到,在人際關係中,當他人的反應不如你所期待,我們可以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強求他人滿足我們的期待,也不用過於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無足輕重。那麼我們可以怎麼練習呢?
最近半夜偷閒時,我常打開瑯琊榜24小時輪播馬拉松回味。裡面有一段蕭景睿對梅長蘇說的話,我每次看都依然覺得很被觸動。
在諮商輔導的領域中,助人工作者無論是哪一個學派,或是哪一個議題的工作者,或多或少都能夠接觸到身心障礙者這個族群的當事人,也因著長照服務法2.0逐漸的推廣,障礙這個議題和領域也開始逐漸被看到,無論在大環境中的哪一個區塊許多的助人工作者也開始主動或被動的服務這一個族群當中的需求者,也常常會有人詢問到底該怎麼陪伴這就族群。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經的課題
這幾年全球的動盪,疫情襲來、戰爭爆發,使我們對死亡的感受越來越接近。對於看待生命本質這件事,出現了極大的變化,亦對他人的「離開」,更有急劇情緒性地影響。
我們總希望有些關係是永恆的,不會消逝。但現實,總非自身所願,若未抓住一絲最後的溫存,往往使我們陷入後悔與自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