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二三事

因為心理計量的學習背景,經常會關注生活中常見的「歸因偏誤」,尤其是在心理諮商歷程,如何理解求助的個案,將對處遇的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干擾)。什麼是歸因偏誤/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從常見的一些社會統計文章就可以容易發現類似的例子:
認識陳永儀博士是在TED「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這段演講。陳永儀博士開頭就說:「如果我跟你說在台灣那些性侵暴力犯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比我們大學生要好的很多,你們相信嗎?」這句具有反差開頭非常地吸引人,讓人開啟了重新定位認識情緒這件事情。如同這本書《感情這件事》不單純是一本認識心理的書籍,這是一本任何人閱讀都會很有收穫的書。無論是一般讀者、助人專業工作者、尋覓人生困境解答的讀者、正處在不同生命角色中的云云者,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相應的生命影子,藉著陳永儀博士理性、溫暖、貼近的文字,在閱讀中跟著書中角色一起思考,一起整理自己。
四種順從技巧 我有個困擾!面對別人要求時,我起初都抱持著不會答應的想法,但往往在最後卻又答應了,我應該是濫好人的關係才這樣吧。 實質不然,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落入了順從的陷阱裡面,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能自然的面對對方的要求會不自覺得想要符合對方期待,也可能是有些人際壓力而讓自己覺得需要答應對方,其中有較常見的四種順從技巧。
在台灣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最美的風景是人」,意思指的是台灣人彼此都很能互相幫助,但實際上並非每個人看到別人有難時都會主動提供協助,在1964年的美國,一名叫凱蒂的女性曾於夜晚路上被一名男子刺殺,而凱蒂當下逃跑了近一條街且過程不斷呼救,雖有居民開燈看發生什麼事情,卻沒有半個人協助報警,此事件震驚了當下社會環境是否產生了問題,而也讓社會心理學家想探討人們在助人的過程中到底遇到了什麼困境,其中達利(John Darley)與拉丹(Bibb Latane)發現一個人是否決定要幫助另一個人將要經過五個步驟:
很多人可能聽過,『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 然而什麼是潛意識呢?潛意識指的是我們平常生活中並不會意識到的東西,例如:在當下忽略的訊息與感受、被壓抑下來的慾望,以及我們可能不想接觸與面對的事物等等,這些訊息可能通通被我們藏了起來,因此我們平常並不會注意到。 然而這些潛藏的東西有時卻在我們內在偷偷作怪,甚至於幫我們做了一些重要的決定。我們每天需要面對許多複雜的訊息,以至於我們很容易忽略許多在當下看起來不重要或無法接受的訊息、感受,然而大腦卻忠誠的默默幫我們儲存與記憶這些東西。
在巴士開往羅東的公路上,我們一行老同學準備前往包棟民宿共度周末, 車途上鄰座的Z向我邀稿,大學時的我們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會有這麼一天, 我們將分別以雜誌主編及心理師的這兩種身份交手,怎麼也想不到。 記得大學時輔修廣告學系的我,給自己的生涯發展定位是「廣告培養專業, 文藝飽滿靈魂」,當年Z對此頗有微詞,他認為憑什麼文藝就不能是專業?就 只能飽滿靈魂?那時我回應到:「那僅是我對自己的規劃啊!」其實,回首來 時路,當時的我無非是因為生存焦慮重,壓根認為純文學的路子不好混飯吃, 於是早向商業靠攏了,我沒有像Z那堅守耕耘於純文學上的勇氣,老早為了五 斗米在水蛇腰。
第 2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