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發現許多孩子在玩遊戲或者學習新事物時因為有難度而屢屢失敗,失敗幾次後有些孩子會逃避不想再嘗試,而有些孩子則會生氣破壞東西或攻擊周圍的人,家長觀察到這樣現象會感到很緊張,擔心孩子禁不起考驗和挫折,但放棄學習是最讓人頭疼的,因為孩子失去動機時,再多的鼓勵往往也起不了作用,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有時家長也需要適時的運用不同方式去激勵孩子。

「你今天段考考幾分?」

「明天的英文單字背完了沒?」

「模擬考不是要到了嗎?為什麼還在混?」

「你已經高三了,為什麼還不唸書?」

曾幾何時,我們跟孩子的對話開始被考試、讀書與升學圍繞,就像自己重返考場那樣,每天倒數日子、緊盯成績,甚至比自己當年準備考試時還要費心緊張。

請問老師,小朋友二年級,最近老師反映在學校遇到要考試時都會拿作弊,

老師已經告訴他這是考試不能拿課本出來看,但他還是會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把課本藏在抽屜,

被旁邊同學發現又報告老師,老師叫他把課本放交到講台,他就又轉頭看後面同學的答案,

最後老師警告他再這樣就會0分,他就乾脆不寫了,

回到家我問他為什麼要作弊,他說他不會寫,可是他明明前一天複習的時候都會,

我要他再重新寫一次時他也都會,到底為什麼他要作弊?

每晚看著孩子的睡顏

靜得像天使一般天真無邪

都會默默告訴自己...

在宣布三級警戒後,前兩週我的臉書幾乎被窮途末路的媽媽好友們洗版,不管是彈跳床、溜滑梯、只要是各種看起來可以放電的小玩意,都被視為可以解救家長的育兒神器,連我自己也把放進購物車好久、卻遲遲沒有結帳的跳跳馬,狠下心按下了確認刷卡並送出。我一廂情願的幻想著孩子可以每天騎著馬兒在家裡奔馳,並會在下午乖巧的睡完午覺,但事實上是小馬一個禮拜只被女兒臨幸了一次,還不是用騎的...

有機會和幾位在就讀高中、大學的青少年們聊天
剛好提到家裡面和家裡互動的一些狀況
青少年們每個人臉上都露出有些失落和無奈的表情
但難得有一個不會阻止他們大肆說自己想法的人
大家也都一個一個的談起家中那本「難念的經」
聽著每個人的故事,忽然發現各家的「家家經」似乎有共同的語言

第 2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