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勞動部揭露職場霸凌事件以來,心理師在相關調查中逐漸發揮關鍵作用。心理師的專業核心在於人的內在心理與人際互動,而職場環境的友善與否,不僅關乎個人適應,也涉及整體組織的氛圍。當工作帶來的痛苦超越適應範疇,甚至因人際關係持續感到壓力或創傷時,就可能構成職場霸凌。
在職場不法侵害的調查過程中,心理師能從以下幾個面向發揮功能:
霸凌行為一直是國內教育單位十分重視的兒童及青少年議題,許多研究都指出不論是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都能夠預測未來的偏差行為及身心健康問題,因此各國中、國小的網站都能發現宣導海報及短片,教育部也創立了「防制校園霸凌專區」,試著透過各式管道消弭校園中的攻擊行為。然而,霸凌不單單指肉體、肢體上的外顯傷害而已,許多沒有證據、不留傷痕的攻擊方式,同樣值得被重視與注意。
碰到霸凌事件,請記得你並不孤單,你可以找信任的人談一談,尋求他們的陪伴與行動支持。
若你現在或過去,被霸凌的傷痕至今無法癒合,仍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人際等生活,你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心理治療,陪伴自己走過內心的風雨,為自己撐一把傘。
英國一項研究調查指出,兒童在被霸凌受害後的傷痛影響不容易因為時間而淡忘能夠復原的時間可能會到成年後,甚至達40年之久在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將是普通人的兩倍、教育程度低、容易低成就,影響範圍廣且深遠霸凌問題絕不容忽視此項研究也被刊登於《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