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 2022-04-29 |
作者 

霸凌不好玩-別把孩子的求救當玩笑

  • 字體大小

霸凌行為一直是國內教育單位十分重視的兒童及青少年議題,許多研究都指出不論是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都能夠預測未來的偏差行為及身心健康問題,因此各國中、國小的網站都能發現宣導海報及短片,教育部也創立了「防制校園霸凌專區」,試著透過各式管道消弭校園中的攻擊行為。然而,霸凌不單單指肉體、肢體上的外顯傷害而已,許多沒有證據、不留傷痕的攻擊方式,同樣值得被重視與注意。

隨著青少年認知能力的逐漸發展,加上此階段的孩子比以往更重視同儕關係與社會地位,霸凌的方式在青少年文化中逐漸變得抽象及精緻,直接的肢體傷害行為驟減,取而代之的是透過迂迴的人際手段來操弄及傷害關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5)發現,校園中有六成(64.5%)的孩子遭受過非肢體的攻擊行為,但超過半數的受害者不願意求助,孩子不願意主動開口說,一方面可能因為這類的攻擊很困難有證據留存,孩子無從說起;另一方面,這類的行為容易被忽略或看輕,常常被視作是朋友鬧脾氣、小吵架而已;最後,也可能因為孩子重視人際關係,而羞於主動說明。不論原因為何,無形的霸凌行為很可能讓我們錯過了聽懂孩子、理解並承接孩子的機會。

1.  觀察孩子的變化

倘若孩子困難開口,我們能透過觀察孩子的生活、課業、情緒轉變來得到線索與切入點,倘若發現孩子的日常有些不同於過往,例如:成績下滑、不太願意上學、情緒轉變、不再有朋友來訪、使用網路的頻率突然變多或變少等等,都可能是提醒的訊號。

2.  主動提出關心

發現孩子轉變的訊號,接著就可以主動地釋出關心。請注意這裡說的是關心而非責備,若孩子成績下滑,我們較適切以開方式的問句打開對話,而非責備批評;若孩子社交行為轉變,我們也可以提出我們的好奇,而非直接下定論。責備、武斷的語氣容易讓孩子築起防備心,或讓孩子覺得我們不懂他們,也就更困難讓孩子敞開心扉讓透露他們難以啟齒的心事。

-○「我注意到你最近成績有點改變,有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你這次為什麼考這麼差啊?」

-○「我注意到薇薇最近都沒有來找你,你們還好嗎?」

-╳「你跟薇薇不會吵架了吧?你惹他生氣嗎?」

3.  重視孩子的表達:霸凌不是小事

孩子願意開口與我們說他受的委屈、傷害,接下來就需要認真的看待每一件事情以及他們的心情。霸凌不是小事情,不要用敷衍、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去看待霸凌行為,也不要在談話時頻繁的使用手機、分心或敷衍;相反的,盡可能理解孩子在其中經歷的感受與挫折,任何細節及孩子說的話都可能是我們靠近的機會,陪伴孩子去理解他正在經歷的,提供足夠的支持與安全感,能讓孩子知道我們正與他一同面對挫折。

4.  跟進關心

霸凌行為往往不會是單一事件,在談話後我們可以持續關心事件的進展以及孩子情緒狀態的轉變,若事件尚未得到適切的處理,可以鼓勵孩子與校方做出反應,讓輔導人員有機會介入幫忙,或轉介專業資源協助;若孩子的情緒、日常依然受到影響,也請耐心陪伴孩子走這段經歷,給予更多的時間與允許,因為霸凌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閱讀 1075 次數
柯幸如

專長:青少年與成人議題、情緒與壓力調適、人際關係議題、生職涯探索、自我探索、系統合作與危機處遇

專家簡介:

  • 長任於大專校院工作,熟悉大專生議題,擅長系統合作與危機處理,亦有豐富家長、伴侶諮詢與個案會經驗。
  • 現持續服務於大專校院,並拓展服務場域至社區、安置機構與社福單位。
  • 結合多元專長(芳療、園藝)提供更多資源與策略來理解、幫助個案。
  • 豐富辦理公益演講、偏鄉服務隊與大型活動經驗,可提供各式媒材工作坊帶領、芳療及一般諮詢服務。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碩士畢業

擅長理論學派:人際歷程、焦點解決

近期講座主題經驗:

  • 青少年生涯及課業議題
  • 青少年如何經營人際關係與因應人際衝突
  • 社會青年感情面面觀-愛情、婚姻、金三角?

近期團體/工作坊主題經驗:

  • 乘著香氣DIY專屬好心情
  • 面對生涯轉換你需要練習的內外適應課題
  • 好好疼愛自己-綠苔球手作舒壓工作方(婦女團體)
  • 心手藝術市集-綠苔球五感練習
  • 早安,五感紓壓-綠苔球體驗工作坊(高中教職員)
  • 人際色彩-DIY專屬浮油花花園
  • 花與香的療癒旅程
  • 100種自我照顧的方法-捏捏綠苔球五感工作坊
  • 有感日常練習曲-嗅覺之旅,乘著香氣DIY專屬好心情

專業服務項目:

  • 個別諮商:青少年與成人發展議題、情緒與壓力調適、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生活適應、生職涯探索、自我探索。
  • 多元媒材工作坊帶領:情緒及壓力調適、人際議題、生涯議題。
  • 諮詢服務:家長諮詢、伴侶諮詢、個案聯席會議、芳療諮詢。

相關經歷:

現任

  • 東吳大學 兼任心理師
  • 台灣大學電資學院駐點心理師
  • 心田心理諮商所 兼任心理
  • 伯大尼兒少家園 兼任心理師
  •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合作心理師

曾任

  • 北科大專任心理師(2016-2021)

專業證照:

  • 諮商心理師
  • 國際芳療師(NAHA)
  • 園藝治療師
  • 長照人員 Leve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