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是一名30歲的公司職員,最近幾個月,她經常感到頭痛、胃痛,甚至時常感到胸悶與呼吸不順。她四處求醫,做了各種檢查,卻始終找不到明確的病因。醫生告訴她:「你的身體沒有問題,可能是壓力太大了。」但小玲並不認同,因為她自認為一向是個樂觀的人,也沒有遭遇什麼特別嚴重的事件,怎麼可能單純因為壓力就出現這麼多不適?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指出自殺相關精神疾病、人格疾患及身體疾患一文中指出從開發與已開發國家的研究統計顯示;自殺身亡案例有精神疾病者的盛行率高達80%以上,其中以情緒性疾病的終身自殺危險率最高。
不少民眾希望能了解自己或家人的身心狀況,求助心理諮商/治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心理疾病診斷並非心理師的職責,根據醫師法的規範:醫師才能為病人下診斷。那麼心理師提供的「心理衡鑑」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