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困擾

​你知道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報告,到了民國150年,社會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佔了39%,平均1.3名青壯年就須扶養1位老人,和現在的扶養比相,每位青年的負擔將增加4倍!因此我們在照護上不能只是單打獨鬥了,提升長輩的身心健康,不再只是銀髮專屬的議題,而是全民努力的目標! 在眾多的高齡常見疾病中,失智症是你絕對不該忽略的,原因很簡單,即使有一部分的失智症無法完全治癒,但早期的醫療介入卻可大大提升失智症的治療效果,甚至有一部分的失智症是可逆的。然而,「老化」和「失智」之間,彷彿有一段神秘的空間,讓人搞不清楚「失智,這樣算不算」,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準則,讓大家有機會觀察一下身邊的長輩。
隨著大眾對情緒疾病的認識與了解,「憂鬱症」這樣的字眼愈來愈能被社會所接納,大家不再是憂鬱症為災難避之唯恐不及,是對心理健康認知上的一大躍進;然而,真正罹患憂鬱症的人,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正被這個疾病所苦,呈現在身體上的可能是容易疲累、頭痛、胃痛或身體器官上找不出病因的疼痛,往往會誤以為是壓力所導致而輕忽症狀,大眾對憂鬱症的認知若只是處於表面的理解、甚至一知半解,卻也容易讓憂懼症被過度解釋、誤用、將憂鬱症認知為就是這個人的意志薄弱、就是想不開才導致憂鬱,覺得只要轉換心境、堅強一點,便能好轉,甚至對身邊的人亂扣上憂鬱症的帽子,反而忽視了對疾病的真正認識,相信仍有不少的人因為擔心求診身心科或精神科而擔心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籤,而刻意輕忽疾病對自己帶來的影響,不去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導致錯失了憂鬱症患者被治療的最佳時機。
第 3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