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 2024-12-28 |
作者 

怎麼我什麼事都做不好?(焦慮篇)

  • 字體大小

小光是一位已經出社會五六年的上班族,每天上班八小時,但其實小光夢想成為一位藝術家,他不想做千篇一律又沒有成就感的工作。但每當小光回到家時,總是感覺很累,只想滑手機。小光不敢貿然將所有心力投入在興趣當中,擔心自己失敗,只能趁休假的時候偶爾做做一些嘗試,但時常對成果不甚滿意;小光很迷茫,覺得沒有一件事做得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光彷彿還在原地打轉,無法前進的小光陷入焦慮,什麼事都做不好...

當事情達不到自己的期待或理想,不免會感到挫折沮喪,然而一次次的未達標,再加上接踵而至的未完成,名為「焦慮」的情緒蜂擁而至。當焦慮來臨,思緒變得混亂、呼吸變得倉促、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止盡地擔心事情不如預期。

焦慮足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包含生、心理方面,如下表:

 

  • 生理
  • 心理

呼吸短促、紊亂

注意力無法集中

心悸、心跳不規律

容易緊張、易怒、神經質

坐立不安、來回踱步

負向思考

身體疲勞卻睡不好

憂慮未來可能發生的壞事

食慾差或暴飲暴食

自我懷疑

 

焦慮背後可能囊括了不自信、自我懷疑、失控感、危機感。也許很多人認為自己的焦慮並沒有達到需要看診或求助心理諮商,但好像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於是只好選擇忽略或忍耐。但時間久了,生活不是維持在同樣的水平,就是更糟,好像陷入泥沼,無法自拔。

 

每個人對於焦慮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假裝沒有這一回事,繼續生活;有些人會陷入「怎麼辦?完蛋了!」的無限迴圈裡;有些人開始以不尋常的方式來安撫自己,大吃大喝、衝動消費、花錢買快樂;有些人選擇不再積極生活,乾脆躺平。能說哪些人做的對、做的錯嗎?我想我們不能夠隨意地評斷誰對誰錯,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獨特且無法任意衡量的。

 

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焦慮為什麼出現?焦慮一定是不好的嗎?我的焦慮意味著什麼?我邀請你在焦慮的時候寫下這些轉換語句:

 

  • 我擔心/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想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可以為自己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可以向他人尋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許在你寫下這些句子的時候,焦慮不再是一團迷霧、不再是雜亂的毛線球、不再是無止盡的黑暗。當自己快不行時,為自己按下暫停鍵,我們不能控制時間的流動,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動。當你自覺焦慮嚴重影響身心狀態,或是親友發現你已陷入一段低潮沒有好轉,你可以到鄰近的身心診所/心理諮商所尋求專業協助,或撥打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 / 24小時免付費生命線1995 / 張老師1980。

閱讀 999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24-12-28
陳柔安

知識專長:

照顧者身心健康、親子關係、自我探索、情緒覺察、心理衛教

專家簡介:

  • 現為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 現為Bananny托育小幫手、KIDO-DOO兒童復健找資源陪玩姊姊
  • 喜歡閱讀繪本、藝術創作-壓克力與無意識流動畫

擅長議題:兒童與青少年、親子關係、照顧者身心健康、壓力調適與緩解、人際議題、自我探索、情緒覺察

擅長理論學派:後現代取向(結合藝術媒材應用)、人際歷程取向。

相關經歷:

  • 心不懶心理諮商所 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 上善心理治療所 兼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 嘉義大學附設家庭與社區諮商中心 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