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癌症病人照顧者的一封信
-江寧 諮商心理師
當身旁的人罹患癌症,我們的生活與內在會歷經一連串的動盪,像是原有的生涯規劃、日常作息隨著陪伴患者就醫而改變,又或者為了帶給病人滿滿的情緒價值,而選擇隱藏自己的各種心理需求,獨自承擔壓力。
近年作為罹癌家人的照顧者,深感兼顧照護與身心平衡的不容易。親友常提醒我「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喔!這樣才能照顧好病人」情感上來說,我確實接收到了關懷,理智上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實際面對失去自由的苦悶、對於病況的擔憂、與病人的關係衝突、自身工作瓶頸等情境時,實在很難先穩住自己,再去回應被照顧者的需要。
也許你跟我一樣曾是第一次接觸照護工作,起初手忙腳亂,但因為對象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你努力讓自己快速上手,陪他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不幸。也許才過沒多久,你已經熟練地備藥、擦澡、換貼片,甚至他一出聲或一個動作,你就知道「他怎麼了?」、「他需要什麼?」。
其實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和病人的心情都很重要,雖然我們希望能給病人最多的體恤與包容,好讓他快快康復,或是為了珍惜跟他相處的時光,而慣性噤聲自己的負面情緒,小心呵護對方的感受。不過至少我們可以練習去留意自己生活上因為照顧而受到的影響,以及是否出現照顧耗竭的狀況,例如食慾睡眠變化、情緒起伏較大、焦慮憂鬱症狀(無法控制的擔心/開心不起來)、照顧時態度變得冷漠疏離、社交退縮(即便有空檔也沒興趣與朋友往來)等。
若觀察到上述情形,建議你向親友協調照護時間,找個安全自在的環境喘一口氣,暫時地將關注的焦點轉向你的內在。這次換你好奇自己「怎麼了?」比如是壓力太大而吃不好睡不好,或是因為感覺到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見、被視為理所當然;如果還有點力氣,你可以繼續探索此刻的自己「需要什麼?」例如現在是要去做喜歡的事情紓壓,還是趕緊找個好朋友討拍。
另外,近年來許多醫院的腫瘤科、身心科、臨床心理中心都會設置專門從事癌症心理照護、心理諮詢的心理師;台灣癌症基金會則有癌症家庭扶持相關補助與服務可供洽詢及申請。我也想為社區中的癌症照顧者盡一點心力,透過諮商專業協助照顧者梳理個人內在的困頓與糾結,陪伴照顧者陪伴其珍視的對象。
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qivkurbXJHHptEvc8
如有疑問,您可以透過LINE與我們聯繫:https://lin.ee/VQLa5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