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想自殺時,目的是為了報復,只要一想到如果我死了,媽媽和爸爸會最難過,就想這麼做。」作者的女兒如是說。
在我的諮商工作中,也常可看到這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演著:父母明明是愛孩子的,但父母的用心孩子卻絲毫不領情,反倒恨父母入骨,甚至想以自我毀滅作為報復父母的終極手段,就像作者女兒對作者的告白一般。
何以親子間的隔閡、鴻溝可以如此深不見底,作者在書中的血淚自白,一一懺悔著過往是如何以「錯愛」的方式教養子女,深刻悔過往昔的自己就像恐怖情人般,用自以為對的方式愛著對方,卻未能體會這樣的「錯愛」,正一點一滴將孩子的生命力殘殺消融殆盡。
「你是有強迫症哦!?」在生活中常常聽到這種調侃的話語,偶爾被調侃一次還覺得沒什麼,但如果被調侃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又偶爾自己也覺得有些小習慣好像和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還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強迫症咧!(三人成虎真可怕)
本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留在本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的 cookie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