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 2021-11-13 |
作者 

親密關係中常出現的型態:表演者、觀眾

  • 字體大小

親密關係是一種特殊的感情互動狀態,在這樣奇妙的心理互動過程中,有時會讓人感到黏膩靠近;亦有時會讓人感到寂寞、孤單。

其實,在親密關係中,往往都帶著過去原生家庭的影子。這些過去的原生家庭經驗,培養了一個人如何「愛」一個人,或是一個人如何被「愛」。在原生家庭經驗中,它不知不覺為了我們形塑了一套戀愛劇本,倘若,這個劇本架構完善且內容良好,我們便能開開心地扮演著心中理想的白馬王子,或是美麗的公主,共築幸福。

然而,現實上,卻往往並不是如此。

在關係中,我們發現,有一常見的伴侶型態,常有一位是擔任表演者(付出者),另一位則扮演觀眾(被付出者)。這樣的關係型態往往不太健康;而是雙方為了維持親密關係,避免關係破裂及逃避關係中的焦慮,而形成的假性親密關係。

通常表演者與觀眾,會配合的天衣無縫。表演者演的越賣力,觀眾就會越配合,例如:一位男性在親密關係中,展現了無比的付出,他會隨時注意另一半的健康與行蹤,常為另一伴打理行程、給予生涯建議、告訴許多專業與生活上的知識,他相信,這是愛的一種方式;而他的伴侶呢,則認為表現的乖巧、順服於另一半,就是一種愛,所以不斷的接收另一方的好意。

殊不知,在這樣關係的互動,驅動的動力卻是來自於擔心關係毀壞的焦慮(男方因為害怕失去關係,所以拼命付出;女方擔心不被愛,所以拼命順服)。長久下來,因未能說出彼此的真實需求,這樣的關係會讓人感到疲憊、無力、甚而感到孤寂。

在假性親密這本書中,認為在童年時期,兒童會因為照顧者的期待;或是照顧能力不足等等因素,來配合照顧者,具常見六種因應方式(六種劇本):

1.     (Good):孩子以為「乖到足夠」,照顧者就能以孩子想要的方式回應他。

2.     正確(Right):孩子被迫要「正確」,他會按照顧者的願望,來獲得照顧者的愛。

3.     不在場(Absent):孩子相信,藉由不打擾人,照顧者會比較好過,照顧者也會比較愛自己。

4.     搞笑(Funny):刻意扮演娛樂者角色,來獲取關注,及照顧者的愛。

5.     緊張(Tense):處在無意識的高焦慮狀態,反過來照顧,照顧者。

6.     聰明(Smart):為確保得到關注與愛,快速成為早熟的小大人,而否認自身感覺;成人後常會用理智畫阻礙對情感的認知。

 

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若未經覺察,很有可能仍使用著與童年相同的劇本,不斷地在親密關係裏,以各種方式獲取關注,迴避關係的焦慮,並隱藏自己的需求。

然而,這些慣性持久地出演,終究會耗盡在親密關係的能量。

或許,你可以試著觀察看看,你在親密關係裏,是否有相同重複的劇本,一直浮現呢?而這個演出給你所帶來的不是愛,而是恐懼、焦慮。

可以的話,試著與你的另一半討論這些重複的劇本,如何修正彼此的互動,使彼此在關係中都能獲得滿足吧。

 

參考資料:馬克‧伯格/葛蘭特‧柏連納/丹尼爾‧貝利:假性親密(修復失衡的互動,走進真實的關係)

閱讀 68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21-11-13
吳景濱

知識專長:
憂鬱、焦慮、睡眠、成癮議題

知識家簡介:
吳景濱 諮商心理師,喜歡透過文字、影像及音樂,與人產生連結;希望使更多人能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擅長議題:
企業員工協助方案(EAP)策畫與執行;憂鬱、焦慮、睡眠、成癮議題;危機評估與處遇;受刑人輔導。

擅長理論學派:
焦點解決心理諮商。

相關經歷:

  • 樂LFpsy工作室計畫主持人(創辦人)
  •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心理師
  • 逍遙心理線上學習平台駐站心理師
  • 幸福身心精神科診所心理師
  • 淡江大學危機評估初談員暨兼任心理師
  • 矯正署桃園少年輔育院會談老師
  • 啟宗心理諮商所EAP業務組長
  • 宇聯管理顧問公司EAP專案經理
  • 新光醫院日間照護中心講師
  • 國立政治大學危機評估初談員
  •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行政助理

專業證照:

  • 諮商心理師
  • 長照專業人員 Level 1
  • 職場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暨諮詢師

近期講座主題經驗:

  • 【乾,人生真的好難】系列活動講師-心理與紅酒結合的極致饗宴
  • 電狼娛樂講師-唉,面對可悲的酸民,該怎麼辦啊!?

專業領域項目

  • 深度心理療癒(含憂鬱、自殺、焦慮、恐慌、社交畏懼、強迫症、創傷議題、成癮議題、失眠、關係議題、壓力調適、生活適應、生涯焦慮...等)
  • 情感療癒(外遇、情感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