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 2018-11-25 |
作者 

強迫症不是你想的那樣!強迫症的辨識與處遇

  • 字體大小

「你是有強迫症哦!?」在生活中常常聽到這種調侃的話語,偶爾被調侃一次還覺得沒什麼,但如果被調侃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又偶爾自己也覺得有些小習慣好像和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還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強迫症咧!(三人成虎真可怕)

 

不過,有些獨特的小習慣如果不是閨密等級的朋友或家人,還真是不容易發現。像是:

「吃布丁的時候一定要把封膜上的殘餘部分舔掉!」(在誰面前才能如此不顧形象?閨密!)

「洗澡的時候一定要從上到下開始洗,不然會覺得髒水會碰到已經洗好的地方。」(要跟陌生人一起洗澡,不是軍營就是監獄吧…)

「每次走斑馬線的時候會規定自己只能走白線,完成後會有莫名的小小愉悅感。」(要一起走幾次斑馬才會發現呀?)

「鈔票放進皮包前,一定都會把所有鈔票面向同一面疊好,不然就會覺得不踏實。」(我樂意幫你排鈔票!)

「桌面、抽屜都要收拾整齊,每個物品都一定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收得太乾淨會被誤會沒來上班?)

如果你有上述的行為,別擔心!其實這些都不算是強迫症,只能算是個人較為獨特的習慣,因為這些習慣並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或是讓你無法工作,實際上強迫症遠比這些狀況還要嚴重得多!

先讓我們來拆解一下強迫症,可粗分為兩個部分:

一、 強迫思考:

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影像或嚴苛的規則,而這些狀態像是大腦被侵入的感覺,造成明顯的焦慮或痛苦。

如同大腦內被植入一個大聲公,會時不時地重複撥放「手很髒」、「我忘記鎖門」、「我會攻擊家人」等等,令人感到高度焦慮。最糟的是,你無法自由控制這個大聲公的開關,只能在某些嚴苛的條件下讓它小聲點或暫時關閉,像是洗了37次手之後能暫時關閉。

二、 強迫行為:

為了回應強迫思考被迫做出的行為,可暫時降低強迫性思考帶來的焦慮。

像是腦內大聲公不斷廣播:「我的手很髒有很多細菌」造成高度焦慮,會不斷的洗手來降低焦慮,但也因此增加執行強迫行為的動機,變成惡性循環。例如:每次大聲公不斷廣播「我的手很髒有很多細菌」令我感到焦慮,但只要去洗手就會緩解,往後只要強迫思考跑出來,就會直接先去洗手,而放棄抵抗。

當「強迫思考」或「強迫行為」的樣態,已經嚴重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或工作時,就有可能是強迫症!拿文章開頭的獨特習慣來做例子,如果這些獨特習慣真的變成強迫症,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 「吃布丁的時候一定要把封膜上的殘餘部分舔掉!」
  • 看到商店裡未拆封的布丁,都想要打開封膜來舔,而且不這麼做的話會覺得有可怕的事情會發生,或會感到非常痛苦。導致不敢走進任何有放布丁的店家,或是會抑制不住真的去打開每個布丁封膜。「桌面、抽屜都要收拾整齊,每個物品都一定要在自己的位置上。」
  • 每個位置都要分毫不差的在自己的位子上,可能會拿工具丈量,或為每個物品做記號,而且相信只要有任何地方沒有對準,就會有壞事會發生。以至於每天花在丈量、對齊的時間非常多,無法上課或工作,甚至嚴厲不准任何人進到屋子裡,會壞了所有的一切,造成人際、家人之間的障礙。

這些行為在外人看起來很怪也沒意義,也搞不懂為什麼強迫症患者要一直重複這樣的行為,又因為重複次數頻繁,容易產生「患者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誤解。一定要在這裡要跟大家報告:

「大多數的患者其實都知道自己的強迫性思考和行為是沒意義、被誇大或不需要的,但即使如此還是無法停止這些想法和行為。」

就因為知道沒意義,但還是無法停止,這才令人挫折灰心、有苦說不出阿!而且大部分的患者,其實在強迫症狀以外的功能狀態都很良好,也誤會強迫行為是一種「可以任意啟動與停止的症狀」(這是天大的誤會!)。想想看在,已經夠灰心了,還要面對他人質疑、異樣的眼光(甘苦阿~),所以,憂鬱症常常也是強迫症的搭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能真的有強迫症怎麼辦?

看到這裡,如果你開始懷疑自己或親友可能真的有強迫症,那麼第一步最好就是尋求專業醫療資源做評估,就是找離家最近的精神科或身心科掛號,讓醫生做更進一步的評估診斷,並且要有服藥和接受治療的心理準備。
研究顯示光是藥物,就大約可控制約50%的症狀,若能加入心理治療,效果會更好!大約可控制70%的症狀。

  • 強迫症的藥物治療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跟憂鬱症的用藥是一樣的,只是通常劑量較高。我們可以將強迫症視為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需要有長期服藥的準備。若症狀穩定,打算減藥時,請務必和醫師溝通,緩慢的逐漸減少藥量。
  • 強迫症的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CBT) 治療成效不遜於藥物且治療的效果可以延續數年。但現實上,心理治療需要花費龐大的時間與人力成本,若同時接受藥物治療搭配心理治療,效果會更好。

如果你是強迫症患者的親友

  • 請不要這麼說
    請不要對患者表達:「你就不能自己控制嗎?」、「想太多了,不要去想就好。」、「你要有意志力去控制呀!」,這些只會造成二度傷害,並且會讓患者更不敢說出自己的困擾或痛苦。到時有苦只能往心裡吞,擺明了等憂鬱症上門。
  • 了解與接受,建立支持性環境
    強迫症患者常常因他人的誤解而感到雪上加霜,誤解又來自不了解。試著多了解強迫症,也能降低自己與患者的衝擊、不安、失望。陪同就醫並諮詢醫生,會是很棒的開始!
    ★★★ 請記住:這不是他們的個性使然,而是疾病的結果!(請默念三次!)
  • 不要堅持「停止」強迫行為
    避免堅持、強硬地要求患者停止那些「愚蠢」的強迫行為,尤其是當這麼做卻又無效時,不僅是自己,患者也會同樣的感受到強烈的無助與無力,也讓關係緊張,對於強迫症的改善只有弊無益。雖然強迫症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有大幅改善,但要達到這個目標是需要階段性的步驟與時間。
  • 協助規律服藥與回診
    「服藥能有良好的症狀改善」這是建立在穩定服藥的前提之上,也要穩定回診和醫師討論症狀變化、服藥狀況,有任何想法(換藥、減藥或停藥)也都要和醫師充分討論,避免破壞醫囑自行調整。
  • 關注小小的進步
    進入治療後,症狀仍然會起起伏伏,有時覺得進步、有時又好像回到起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必特意比較。反而要關注的是微小的進步,例如症狀發作時,都要洗37次手才能停,但這次只洗了36次,這就是很重要的「微進步」!就算只是減少1次,或是減少幾秒鐘,對患者而言都需要耗費非常多的精力。你的支持,就是患者願意繼續嘗試改善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湯華盛、黃政昌(民94)。薛西佛斯也瘋狂:強迫症的認識與治療。張老師文化。
  2. 黃政昌、湯華盛(民99)。薛西佛斯也瘋狂Ⅱ:強迫症的案例與分析。張老師文化。
閱讀 394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2018-11-25
許凱翔

知識專長:

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家庭親子關係與教養、親密關係、生涯探索、完形取向諮商、人際溝通、成癮防治、成人青少年、個案管理暨危機處遇、桌遊應用

知識家簡介:

對正向教養很有一套的心理師爸爸,具豐富的大專院校學生輔導、社會福利案件、社區諮商、個案管理、危機處遇等經驗,並擔任多所大專校院專業督導。給人溫暖、耐心以及被關照的感覺,又擅長分析、釐清困境,陪伴你我找到支持的力量。


 

擅長專業主題

艾瑞克森催眠治療

焦慮、憂鬱、強迫、恐慌、低落、罪惡感、自責、暴怒、情緒調節、創傷調節、失眠困擾、失落、自卑/沒有自信、壓力調適

家庭親子關係

家庭會談、阿德勒取向正向教養、尊重不放縱的教養法、關係修復、情緒勒索、失落、非暴力溝通、原生家庭經驗修復、童年經驗轉化、成為我自己、家庭經營、單親/重組家庭適應

親密關係

分手離婚抉擇、出軌創傷修復、伴侶溝通與共識建立、關係不安全感、價值觀衝突、控制欲、情緒勒索、精神疾病伴侶之相處

生涯探索

生命重心與意義、職場壓力紓解工作家庭衝突、職涯探索與規劃、退休生活、

完形取向諮商

夢境探索、內在衝突整合、遺憾失落經驗、自我探索成長、自我價值感修復、內在小孩、深層情緒探索與釋放

人際溝通

好人緣技巧、關係界線拿捏、人際互動技巧、自我人際模式探索

成癮防治

網路成癮行為改善、網路沉迷改善教養法、菸酒藥癮物質成癮戒治、沉浸失控狀態調整

青少年

 

學習動力、創傷調適、壓力調適、人際關係、兩性關係、生涯探索、情緒調適、自閉症生活適應、ADHD生活調適

服務項目:

  1. 心理諮商 個別、親子、伴侶、家庭
  2. 專業督導與顧問
    實習生、專任輔導員專業督導
    校園個案管理暨危機處理
  3. 專題講座:
    生涯探索
    憂鬱自殺防治
    網路沉迷
    親子教養
    校園個案管理暨危機處遇
  4. 心理工作坊:
    咖啡工作坊(正念抒壓、人際關係與溝通)
    桌遊系列(紓壓、人際、自我成長、生涯、親子互動)
    夢境會說話(解夢、夢與生活)
    艾瑞克森取向催眠語言工作坊(培訓工作坊)

 

相關經歷:

  • 國防大學心理與社會工作 研究所

  • 淡江大學諮商職涯暨學習發展輔導中心 專任心理師

  • 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總幹事

  • 新北市政府員工協助方案 特約心理師

  • 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理事

  • 淡江大學諮商職涯暨學習發展輔導中心 兼任心理師

  • 臺灣藝術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兼任心理師

  • 心不懶喘息咖啡 團隊成員

  • 督導實務 淡江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東吳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實踐大學大專院校約聘心理師、督導

專業證照/認證:

  •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照 諮心字第2269(103年開始執業)

  • 長期照護醫事人員-Level I 全醫長訓證字第1050002425

  • 中華民國浮潛協會高級浮潛員 台內社字第0960069345 

  • TQUK認證國際咖啡吧檯師 

  • 阿德勒親師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 阿會證字號1090049 

  • 阿德勒心理學導向成癮預防與諮詢認證 阿會證字號1110006 

  • 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調查專業人員(106年受訓)

  • 阿德勒取向生涯評測職涯諮詢師(證號YES2022015)